巨鹿之战:釜底抽薪野史趣闻
王离筑城
摆在项羽面前的形式非常不利,因为章邯太能干了。他的确是秦国杰出的大将,治军有方,战法娴熟,部署周密。章邯派大将王离围攻钜鹿,自己则驻军钜鹿南面的棘原。他从这里修了一条两边筑有矮墙的甬道,直抵黄河。从钜鹿到关中的黄河两岸,基本都重又回到秦军的控制之中,因此,数量巨大的军需和士卒顺着浑浊而舒缓的黄河水源源不断运抵钜鹿。章邯再通过甬道源源不断供给王离所需的人力物力,力促王离不断加强钜鹿攻势。平心而论,钜鹿能够坚持两月有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造成钜鹿军民死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秦军屠城的传统和此前剿灭反秦力量的凶残好杀。
如果章邯遇见的是“卿子将军”宋义,以宋义的谨慎自保,不但钜鹿之围必然胜利,秦楚之战也不在话下。但项羽却是战役指挥、临敌应变、作战士气、作战勇猛等方面,远比宋义厉害得多的统帅。这次,章邯遇见了真正的对手。可惜,他还不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六岁的楚军上将军,就是他军事生涯的唯一噩梦。
英布
项羽首先派出的是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两员骁将。英布和蒲将军一起投奔的项羽。这两人的战力在秦末群雄中是排在前几位的,英布后来更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汉建立后,被封九江王。此时,英布和蒲将军领二万楚军,渡过黄河救援钜鹿。他们遵照项羽的指示,并没有直奔钜鹿城下,攻击王离的围城秦军,如果那样,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了:围城秦军攻城不下,也正郁闷着呢,这时候,不管谁来了,都正对他们的胃口,成了他们的出气筒。英布和蒲将军率先攻击的是章邯派来守护甬道的秦军,取得胜利,而关键是,秦军的运粮甬道被他们破坏,断了王离攻城大军的军需供给。以少打多,能否成功破坏敌方后勤补给,非常关键。人多,后勤补给必然规模庞大,保护较难而攻击较易;此时,如果能迅速找到敌人的补给线和粮草囤积之地,并给予成功打击,敌方士气必然会因军粮匮乏而遭受打击,军心不稳,战力下降。项羽这招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首战告捷,士气大震,但现在到了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时候了吗?项羽还在犹豫。他虽然素以勇悍不畏死著称,但此次事关重大,关键还是敌我实力相差实在悬殊;他想再等等:等王离乏粮的时间再长点儿,军心再乱点儿,等他再联系联系其他诸侯,到那时,应该就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了。但这时候有人等不急了:陈馀。
从陈馀请求项羽再次进攻,解钜鹿之围来看,张耳对陈馀的指责有点偏颇,而陈馀回应张耳使者张、陈泽的理由,也不是托词,而是内心中真实的想法。项羽是有傲气的将领,也是有义气的将领,别人受难,恳求救援,他觉得义之所在,不能不求;加上他从不缺少冲锋陷阵的渴望和杀尽秦军的冲动,这次,他没再犹豫,答应立即进军。
这其实是一次赌博:狭路相逢勇者胜,赌的是悍气,赌的是谁更不怕死。
本文作者:历史可以重来(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