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什么改元称帝野史趣闻

2018-11-10 16:04:05

首发:悟空问答

在历史上,称“汗”与称“皇帝”区别还是很大的,虽然汉人中也有可汉,分别是隋文帝以及唐太宗,但这都只是名义上的尊称,有真正实力的还是皇帝。

在少数民族政权制度中,汗位继承一般是推选,也就是说谁的实力强,谁就更有希望。九五至尊的皇帝却不是推选,而是继承,所以少数民族政权效仿中原皇帝,如鲜卑建立的女真,契丹的辽,女真的金政权等。

随着后金实力的增强,有了与明朝掰手腕的实力,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接受群臣恭上“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改年号崇德,向天下宣告问鼎中原的决心。

为什么皇太极要改元称帝?这与其族名有不小关系,“后金”这个称呼,有着很大的局限,一是容易引起民族仇恨,二是不符合“天命”,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当然了,要改国号,改族名,索性就连称帝一起完成。

早在金政权时期,就曾屡次进攻中原地区,尤其是俘虏了北宋徽宗、钦宗,南下一路烧杀抢掠,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留给老百姓无法磨灭的印象。为了冲淡这种沉痛记忆,从而引发的对后金的民族仇恨,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同时,以五行学说为依据,只有水德王朝才能消灭火德王朝,明朝属火,而清刚好属水。新国名“清”和新族名“满洲”都带有水,应合“水克火、清灭明”的吉祥兆头。包括改年号“崇德”都是对明朝“崇祯”的公然挑衅。

再就是,皇太极已经具有和明朝掰手腕的资本,为了表示自己与明朝平起平坐,甚至是取而代之,向天下表明其问鼎中原夺取全国政权的信念和决心,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明确表示不肯再以汗的名义充当明朝皇帝的藩臣。

皇太极在称帝以后,大举伐明,为日后清军入关,夺取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小勇读史)

我是小勇读史,文中纰漏仅代表本人观点

本文作者:小勇读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