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俩官员发明了“双嗣枷”,想不到成了自己的“私人定制”野史趣闻
2018-11-10 10:35:25

枷锁是古代限制犯人行动自由,并阻止犯人继续犯罪的一种刑具。枷锁多为实木制作,一般都是中间有个圆孔,长宽半米左右,唐朝有两个官员,合作发明了一种特大号的枷锁。
这种“大枷”“长六尺,阔四尺,厚五寸”,“专利发明人”一个是洛州司马弓嗣业,另一个是洛阳令张嗣明。因为这俩人名字都有一个“嗣”字,我们姑且把这种大号枷锁叫做“双嗣枷”。
弓嗣业和张嗣明发明“双嗣枷”后,很有成就感,不知当时想没想注册“双嗣枷”商标,我们帮他俩弄一句广告语,鼓励下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带上双嗣枷,勇敢闯天涯,呕耶!”

弓嗣业和张嗣明以聪明智慧,发明了长达六尺,约有两米长,宽四尺,相当于一米三,厚达五寸,约有十六厘米的大家伙。消息传出之后,洛阳城有暴力倾向的人大为收敛,本来就风气良好的都市更加安定了。
“双嗣枷”始终没派上用场,所以一直被束之高阁,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双嗣枷”没有了用武之地,这令弓嗣业和张嗣明很失落,这是对他们知识产权的不尊重。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徐敬业谋反,他的弟弟徐敬真被流放绣州(今属广西桂平)。徐敬真逃跑了,准备投靠突厥,与朝廷为敌。

做为天子脚下的行政主管,弓嗣业和张嗣明非但不向朝廷举报,反而出资帮助途经洛阳的徐敬真,为朝廷在北方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徐敬真在定州(今属河北定县)被捕,事情败露,弓嗣业、张嗣明被关进监狱,不久弓嗣业畏罪自杀。徐敬真、张嗣明诬陷大臣,想以此减轻自己的罪过,很多大臣受到株连。
朝廷并未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八月初四,徐敬真、张嗣明同时被诛杀,“家眷籍没”。值得一提的是,弓嗣业和张嗣明在狱中,所带的枷锁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双嗣枷”。
本文作者:汉周读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