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死前交代儿子,将所有珍宝放在棺前,儿子照做,因此捡回一命野史趣闻
宰相死前交代儿子,将所有珍宝放在棺前,儿子照做,因此捡回一命
唐朝之所以在世界范围中都地位高举,是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罕见的两个盛世年代,分别是贞观年间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而在这两个时期,有4个宰相尤为著名,他们被并称为“房杜姚宋”,也就是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和宋璟。有人说是盛世成就了他们,也有人是他们成就了唐朝盛世。这两种说法颇为耐人寻味。

在这4位宰相中,姚崇的经历可谓传奇。在仕途上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依旧能每次突破困难,当上宰相,而且每次都会监管兵部。后事的历史爱好者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就连毛泽东都这么评论姚崇,说“姚崇善应变以成务。”
姚崇在当时被誉为“救世宰相”,之所以能得到这一美称,是因为他往往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化险为夷。武则天在位时,经常发生谋反案件。她自然是对此迷惑不解,为何谋反案会频频发生。而姚崇则一语道破真相,告知武则天这样的情况频频发生是因为有人诬蔑他人,因而邀功。

在中宗时期,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凭借高举的地位,私下大肆卖官,以此谋取暴利,同时也对唐朝政权构成严重的影响。姚崇当即出马,立刻摆平了这事。当然,关于姚崇为唐朝做出贡献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不过这样一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免不了得罪朝中诸多大臣。公元721年,自知时日无多的姚崇将儿子叫到了自己床边,交代儿子在自己死后,将所有珍宝都放在棺木前。他儿子自然是不懂这么做的缘故,姚崇只好解释,说自己一直和张说你争我斗,想必在他死后会对他的后代下手。

姚崇的儿子一听,自然是心感畏惧。而姚崇也随后告知儿子,说张说这个人贪恋钱财,他死后,张说必然会前来吊祭。如果张说看上了棺木前的珍宝,那就送给他,然后叫他给姚崇写墓志铭,并马上送给皇帝审核,得到通过后立即刻成石碑。
不久后姚崇逝世,他的儿子按照姚崇所说照做。张说果然前来吊祭,并看上了墓前的财宝,而姚崇的儿子也趁机让张说写个墓志铭,张说满心欢喜答应下来,几天后就将墓志铭送到了姚府。不过事后,张说忽然反应过来,自己竟然给仇人写墓志铭,实在是个笑话,于是命人前去收回,说墓志铭上有问题,需要修改。但姚崇的儿子表示,墓志铭已经通过皇上的审核,并刻成石碑了。

此时的张说气得是说不上话,没想到姚崇死后还戏弄了他一把。而姚崇也后代也因此捡回了一条命。不得不赞叹姚崇智慧之高。
本文作者:清清观天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