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清西陵,没想到清朝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他的皇陵更悲催野史趣闻
在河北易县清西陵的金龙峪,坐落着清朝光绪皇帝的陵寝-崇陵。说起光绪皇帝,就不能不说慈禧太后,因为光绪的一生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生活的。他4岁登基做了皇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他18岁大婚,慈禧太后为他选了容貌一般、比他大3岁的慈禧的侄女叶赫那拉氏;他婚后开始了10年的亲政,但实为慈禧训政;他28岁力推戊戌变法,结果变法失败,开始了10年的幽禁生活,直至38岁暴毙身亡,可谓清朝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

崇陵
光绪生前并未建陵,去世后第三天由摄政王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出选定陵址的上谕,最终确定为西陵的金龙峪。1909年崇陵开始动工修建,至1912年2月崇陵工程还未过半时,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大清帝国彻底结束,中华民国成立了。清皇室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优待清室条件》中约定,崇陵工程由民国政府负责继续修建。袁世凯派国务总理赵秉钧负责崇陵工程,至1914年崇陵竣工,因此崇陵是一个跨越历史朝代的工程。

隆恩门
崇陵的建筑规制基本沿袭同治皇帝的惠陵,建设有隆恩门、隆恩殿、明楼、方城等等建筑,有着完善的排水和通风设施,采用了一些现代工程技术,可以说是清代技术含量最高的陵寝。崇陵与同治皇帝的惠陵一样,隆恩门、隆恩殿等建筑使用了大量昂贵的鸡翅木,因此有着”铜梁铁柱“之誉。

隆恩殿
隆恩殿的后面是嵌满彩色琉璃的陵寝门,门内有着高大的方城和明楼。明楼内正中立石碑一块,碑上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德宗景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明楼后即为地宫上方的宝顶。宝顶及院内外栽植有大量珍贵的银松和罗汉松。

明楼
光绪皇帝生前悲催,死后安葬于西陵崇陵后,本可以从此万年安宁,然而更悲催的事情还没完呢。1931年,一伙不明番号的军人竟然盗掘了崇陵的地宫。这伙盗贼对地宫构造十分熟悉,从哑巴院琉璃墙向下掘入,直达地宫封门下方的土层,然后向地宫方向横挖再向上挖,很轻松的就进入了地宫。

盗洞遗址
盗贼们将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的尸体从棺内拖出,盗走了几乎所有的陪葬品。仅有一些藏得较为隐蔽的物品得以保留。直到1980年6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崇陵地宫进行了保护性的清理整修,8月份开始对游人开放游览。
最后来说说光绪皇帝的死因。由于光绪皇帝后期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可谓水火难容,而光绪又就在慈禧去世前一天死去,因此关于他的死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成为清宫谜案之一。

地宫
1980年清理光绪皇帝尸体时,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有意将光绪帝的头发、遗骨和衣物保存在外。2003年,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开展了”光绪皇帝死因“的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正式对外公布结果”光绪皇帝死于砒霜中毒“。
纵观光绪皇帝的一生,本应有着无上权力与荣耀的皇帝,却过了最为可怜又悲催的一生,死后陵寝还被盗掘,悲催之至,莫过如此!
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本文作者:天涯色影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