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损失3万多人,打死日本多少人?数字令人无语野史趣闻
2018-11-09 20:03:31
甲午中日战争是十九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这场战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没有做好准备,仓皇迎战,所以,以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清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据记载,清朝召集了全国63万大军来对抗日军的24万人,如此悬殊的人数差距,本以为大清朝可以胜利,结果出乎预料,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据统计清军死亡人数达到了31500多人,而日军战亡人数是1132人,其他的都不是因战争而死。
为什么两方军队的死亡人数差别会这么大呢?其实清军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阵亡,是因为清军和日军的作战装备存在差异,日本虽然有很多先进的装备是进口而来的,但当是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能实现武器统一化,在战场上发挥了它们的最大作用,而中国当时虽然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但是后勤供应不足没能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
两军阵亡人数差距如此之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军的组织制度不如日军,当时日军具备近现代战争军事素养的高级将领,而且日本的普通士兵受教育程度也不低,而清朝的高级军官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行军作战没有计划和策略,全凭最高指挥官随意指挥,这点在战后,日本人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互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末可知也。
从日本人的战总结,不难看出清王朝也正是因为极度腐败而被推翻,中国逐步走向共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不可能的啦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