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为何会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野史趣闻
2018-11-09 20:02:53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当时清朝政治腐败,直接导致了清朝海军的惨败,更为致命的是,此战下来直接致使在当时亚洲海军里面排名靠前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先不说一些大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里面看出清军必败:
从火力上来看:当时日军舰队的火力实际上是北洋水师的三倍,兵力吨位航速之类的很多人都知道的东西就不多做解释。
有线电报: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朝鲜新铺设614.8公里,中国大陆仅有1087.9公里,中国台湾286.4公里。
旗语:战争前一年,日本海军制定“海军手旗信号法”,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造船:1890年,日本建造的首艘全钢材质的全国产军舰下水。
枪炮:1880年,制造出国产“村田式”步枪;1883年,国产山炮和野炮研制成功。
舰船:舰队采用了射速炮配制。
医疗:甲午战争时的广岛陆军医院,医护配置近两千人,战争期间守护伤员54200人。现场配备的医疗队可以随时实施外科手术、静脉输液,取弹头这类手术十分常见。
食品:1877年,军用罐头投产,肉类罐头有“煮牛肉、“烧牛肉””、“干牛肉”,还有各种鱼类和蔬菜类罐头。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军不仅在海军的整体配备上超过了北洋水师不少,在医疗饮食等各方面都远超清军,甚至于日军当时的对外扩张行为都得到了列强的支持。况且从1891年开始,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综合分析来看,清军的失败是必然的,即便所有指挥官都像邓世昌那样英勇也是无力回天的;因为诸多特定条件已经注定了清军的惨败。
本文作者:浪花淘尽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