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杀胡,只是为了掩盖他做的一件事,为何被后世赞为民族英雄野史趣闻

2018-11-09 06:05:52

冉闵是民族英雄,冉闵救汉人,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谎言。不但是谎言,而且是谬误。冉闵非但不是拯救汉人的民族英雄,反而是残杀汉人和胡人的双重恶魔。为什么这么说呢?

(冉闵,图片取其意)

第一,冉闵杀胡只是一个掩盖自己杀害养祖父一家篡夺皇位的借口

冉闵的父亲冉良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子,也就是说,冉闵是石虎的养孙。石虎去世后,石虎的第九子石遵废了他的哥哥,自立为敌。石遵为了鼓励冉闵,有一天,在出征前,石遵对冉闵(冉闵相当于石遵的养侄儿)说:“努力!事成,以尔为储贰。”意思是说,努力吧小伙子,成功了,以后我会立你为太子的。谁知道石遵说完这句话,回头就忘了,最终立他的亲侄儿石衍为太子。

这样,冉闵心里有气,便利用职务之变,大肆收买大臣及将领。石遵不高兴,准备夺他的兵权。冉闵就流露出要造反的迹象。然后石遵和他的哥哥石鉴到太后面前商量,准备杀掉冉闵。但太后不同意。结果石鉴出来,立刻就联合冉闵,反把兄弟石遵杀掉。石鉴当了皇帝,冉闵封王,当大将军。

石鉴又准备接着杀冉闵,但冉闵兵权在握,他没有成功。冉闵把持朝政,让很多将领及石家人不满,他们先后多次准备杀冉闵,石鉴也纵容他们这么干。最终都没有成功,石鉴反被冉闵抓住。抓住后,冉闵屠杀了石鉴以及他养祖父的孙子三十八人,接着又把石家满门灭族。

也就在这时候,冉闵发布了“杀胡令”。显然,“杀胡”只是为了掩盖其残杀养祖父一家的借口而已。

(冉闵带兵作战,图片取其意)

第二,“杀胡”是冉闵对不愿意追随他的羯族人的一种疯狂报复。

冉闵在杀掉了石鉴一家后,因为石家是羯族人,于是羯族人疯狂逃跑。这时候,冉闵就发布命令说:“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就是说,你们如果和我同心,你们就留下;不同心,你们就走你们的。谁知道冉闵这么一说后,城里的羯族人跑得更厉害。冉闵大怒,于是发布杀胡令,号召赵人(包括汉人,也包括除羯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一命令一发出,一天内斩杀羯族几万人,前后斩杀羯族达到20万人。

第三,“杀胡”是冉闵为了挑动民族仇恨,篡位当皇帝的卑劣手段。

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少数民族中各族之间,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民族仇恨非常多,而且非常复杂。有时候,杀来杀去,都搞不清楚谁与谁有仇恨。而冉闵“杀胡令”一出,大家都把仇恨集中在羯族人身上,集中在建立后赵的石家身上。因此,对冉闵极为拥护,也就这样,冉闵篡夺了后赵政权,建立了冉魏政权。

但是,这种通过残杀,挑动民族情绪建立起来的政权,让国内矛盾更加尖锐,仇恨更加深。因此,冉闵虽然建立了冉魏政权,但他接着杀功臣(比如杀了一直和他在一个阵营里的李农等人),杀仇人。而仇人又组织军队反杀他。这样,冉闵建立的冉魏,不到两年,就被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政权给消灭。

(冉闵军队攻城,图片取其意)

第四,冉闵在其一生中,数他杀汉人最积极。

冉闵曾多次大规模屠杀汉人,第一次是后赵建武五年(339年)。冉闵攻打东晋征西将军庾亮、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峻,冉闵打败他们并屠城,光是在邾城,冉闵就杀掉了城中六千人(主要是汉人)。第二次是汉人梁犊曾不满后赵的残酷统治,发动农民起义,人数最多时达到10万。冉闵等人率军镇压,“大败之,斩犊首而还,讨其余党,尽灭之。”史书上没有说这一次杀了多少人,但既然是“尽灭之”,人数应该不少。

只这两次,冉闵所谓杀胡拯救汉人,就毫无来由。

第五,冉闵杀胡时,联络东晋,但东晋毫无相应。

冉闵在杀羯族人的时候,曾联络东晋说:“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但是东晋识破了他的野心和诡计,没有任何回应。

连东晋都没有任何回应,为什么两千年后的我们,还觉得冉闵是一个拯救汉人的民族英雄呢?

本文作者:历史野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