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刀客杨虎城野史趣闻
刀客,原来特指土匪。过去,在陕西一般指带着关山镇产刀子的土匪们。其刀长三尺,宽两寸,很锋利。可是,那是冷兵器时代。
后来,刀客指的是一身胆气的侠客,杨虎城就是陕西最大的刀客。
民国时,土匪以河北、陕西为最。尤其陕西,几乎土匪如毛,各霸一方。这些土匪,很少顾及到地方百姓的死活。如凤翔县的党玉琨,因自己私欲,抵死对抗国军,最终害得整个凤翔百姓遭殃,五千壮丁,几乎被宋哲元杀戮一空。
凤翔,一时哭声震天,寡妇遍地。
可是,杨虎城是个例外。
我一直怀疑,蒲城的土地一定很厚,深不可及。没有这样的地气,生不出这样的人物,润泽不出这样的汉子。
照片上的杨虎城,虽穿着军服,可仍掩盖不住憨厚本性。这种本性,得于蒲城山川草木的涵润,大概也出于自身特点吧。
一直行走江湖的他,没学会见风使舵奸猾狡诈。
保卫西安,任谁算来都是赔本的买卖。在民国,军阀们抱着有枪就有地盘的想法,将自己利益看得大如天:对能为自己扩充势力的事,削尖脑袋去做;反之,则不闻不问。可杨虎城却反其道而为之。他带着五千多人,在那个炮火硝烟的日子,愣是冲进西安,坚守了八个多月。其间,吃树皮,吃鸟雀,吃老鼠,凡能活命的东西都吃。最终,愣是守住西安,打败刘镇华。
十一朝古都,免遭涂炭,他作用巨大。
三秦父老,免受刘镇华践踏,他更功不可没。
他带着五千兵进城,最后,带着少数人出来。其间,他母亲抱着他的儿子,四处躲藏。他自己病了,无法治疗。这在民国军阀中,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可是,他做到了。
西安事变中,他更是将天戳了个大窟窿。他和张学良一块儿,将蒋介石拘押了。他应当明白,张学良论实力,还有和蒋介石的关系,都是他所无法比拟的。事情结束,张学良或许会安然无恙。他,绝对惨了。
可是,这些他没想,就开始行动了。
他的目的很简单:不能再这样打了。日本人在外面打,自己人在窝子内捅刀子,这不是个事儿。多年后,张学良回忆,说西安事变是杨虎城主导的,杨虎城说,“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逼蒋抗日。
然后,他就做了,一切凭良心,不是利害。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拘,他更应看清自己处境的凶险。可是,蒋介石一纸命令,他就交出军权,出国考察。然后,蒋介石一纸命令,他又回国,带着一家老小进入监狱,一蹲就是十二年。
最后,他带着自己的儿女,走上那条通往永远的路。
蒲城自古出人杰无数,如杨纂、屈安、赵端等,长长一串。但最有个性,最憨厚诚实,能真正把一个民族的事挑在肩上的,杨虎城应算第一人。
张学良老来说,杨虎城是好人,但看问题不深。
杨虎城没读什么书,可有一样他看得准,为国有利,竭力去做,一以贯之。这点,也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但是,蒲城走出的刀客杨虎城就能。
一次,我去长安区,坐车路过,远远看见杨虎城墓园,在半山上,极为冷清。山不高,树也不密,没平日看到的一些伟人墓园那样辉煌、高大。
当时细雨霏霏,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有一些沉重。
最奇怪的是,回来后,每每忆及所见,却又总感觉到那山很高大很巍峨。
本文作者:西部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