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供弹系统野史趣闻

2018-11-08 13:32:43

转自 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在自动武器发展早期,由于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所以当时的自动武器有许多今天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动作原理,反映在供弹机构上也是如此。在今天,大多数机枪都使用弹匣、弹鼓或金属弹链供弹,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人们还尝试过很多奇特的供弹机构,彩云曾经介绍过的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漏斗式供弹具就是一种,今天要介绍的意大利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供弹具则是另一种早期供弹具。

在19世纪末,意大利军队一度以各种进口的重机枪装备本国军队,比如马克沁机枪、勃朗宁机枪、维克斯机枪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进口国外机枪的渠道关闭,意军不得不考虑自行设计生产机枪。就在这个时候,意大利青年军官贝特尔·艾比·尔列维里的专利设计进入了意大利军方的视野。

贝特尔·艾比尔·列维里在1908年曾经设计过一种管退式原理、卡铁回转闭锁的水冷式机枪,在一系列完善改进后由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就是今天你们熟悉的菲亚特,Fiat)进行试生产。在军方的几次试验中,该枪的性能令军方满意,但由于当时意大利装备的制式机枪供应很充足,所以军方对是否采用该枪一直犹豫不决。随着一战的爆发,国外机枪供应的断绝,军方才决定采用这支机枪,并命名为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口径6.5mm,发射意大利制式的6.5x52mm卡尔卡诺步枪弹,采用当时常见的水冷式枪管,枪管外有水冷套筒。该枪的机匣部分外形比较奇特,成不规则的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容纳枪机、复进簧、击针、枪管等组件,下层容纳击发机构、闭锁卡铁、供弹机构等组件。机匣顶端前部安装有铰接的抛壳窗盖,射击前需将抛壳窗盖打开,以便空弹壳从上方抛出。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拉机柄位于上层机匣末端,外形类似T字型,便于射手握持拉动。这个拉机柄和枪机是连为一体的,所以在射击时拉机柄会快速前后运动,这个设计非常不合理,因为射击时射手如果不慎将手伸进拉机柄运动行程,势必会被快速运动的拉机柄打伤。

在下机匣的末端是两个D形握把,握把中间是扳机按钮,射手握住握把用大拇指推按钮就能击发。在扳机上方有一个保险/单连发选择杆,有三个位置,左侧为“LENTA”,单发;右侧为“RAPIDA”,连发;中间上方位置为“SICURA”,保险。把保险/单连发选择杆布置在扳机附近的设计是合理的,便于射手迅速开关保险或选择射击模式,但据说这个保险/单连发选择杆容易松动,在保险位置时容易被误触动拨向一侧,使机枪进入非保险的状态,可能会发生走火。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机匣外形比较奇特,为上下两部分,拉机柄位于上机匣末端,表尺座下方,是一个T形的拉柄;在下机匣尾部的D形握把之间,有击发按钮和保险/单连发选择杆,此时选择杆位于连发位置。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其供弹机构。该枪的供弹具外形呈方形,类似一个笼子,所以被形象地成为“捕鼠笼”供弹具。“捕鼠笼”供弹具的结构相当于将多个5发一排的“弹匣”并联,有50发和100发两种,50发供弹具就是10排并联,100发供弹具就是20排并联,通常情况下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用的是50发供弹具,100发供弹具主要用于防空射击。在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机匣侧面有一个左右贯通的大方孔,就用来容纳“捕鼠笼”供弹具。

一个50发“捕鼠笼”供弹具特写,子弹是5发一排装在供弹具里的,横向一共10排。

50发供弹具和100发供弹具,中间放的是木质的“快速装弹器”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侧面有一个大型方孔,“捕鼠笼”供弹具从左侧插入供弹,打光后会从右侧掉出去。

“捕鼠笼”供弹具的供弹原理说起来有点复杂。整个“捕鼠笼”从枪身侧面方孔的左侧装入,机枪射击时先从“捕鼠笼”最右侧一排“弹匣”开始供弹,将子弹从“弹匣”上方逐发推入枪膛射击。在“捕鼠笼”供弹具下方有一个拨弹杠杆,随着枪机前后运动,拨弹杠杆会被一根弹簧拉动有左右摆动的趋势,但是在一排“弹匣”的5发子弹打光之前,有一个限位销向下凸出挡住拨弹杠杆,此时拨弹杠杆虽然被弹簧一下下拉动有左右摆动的趋势,但因为限位销的存在实际上它动不了,所以这个时候“捕鼠笼”不会向右移动。

第一排“弹匣”的托弹板随着子弹一发发进膛逐渐上升,当打光第5发,也就是最后一发子弹时,托弹板上升到最高位置,托弹板尾部把限位销向上抬起,此时限位销不再挡着拨弹杠杆,拨弹杠杆被弹簧拉动,把“捕鼠笼”向右拨动一格,开始推第二排“弹匣”的子弹上膛,此时限位销又下降挡住拨弹杠杆,“捕鼠笼”又不动了,直到第二排的5发子弹打光,限位销又被第二排“弹匣”里的托弹板抬起,放开拨弹杠杆,“捕鼠笼”又被向右拨动一格……以此类推,直到打光最后一排“弹匣”里的5发子弹,拨弹杠杆把整个“捕鼠笼”从枪身右侧拨出,此时射手就要装第二个“捕鼠笼”了。

“捕鼠笼”供弹具的工作原理:前后运动的枪机7通过杠杆3和弹簧10拉动拨弹杠杆5,但在打光一排5发子弹之前,拨弹杠杆5会被限位销6挡住,此时弹簧一下下拉拨弹杠杆,但拨弹杠杆不动,供弹具横向不移动。当一排5发子弹打光,限位销6被托弹板1抬起,下端不再挡住拨弹杠杆,拨弹杠杆就被弹簧拉动,把“捕鼠笼”向右拨动一格,开始让第二排子弹供弹。

简单归纳一下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供弹过程:从“捕鼠笼”供弹具最右边一排5发子弹开始打,此时供弹具不动,打掉第5发时,供弹具被拨弹杠杆推动一格,开始打第二排5发子弹,此时供弹具又不动了,打光第二排又被推动一格,开始打第三排……一直到整个供弹具子弹打光。

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捕鼠笼”供弹具相当于多个5发弹匣并联,通过机械装置让整个供弹具逐渐从左向右移动,逐排消耗供弹具内的子弹,其结构有其巧妙之处,但其联动零件过多,又要求每隔5发拨动一次供弹具,过于复杂;“捕鼠笼”式供弹具为敞开式结构,容易被尘土污泥污染影响供弹可靠性,而且整个供弹具体积太大,携带非常不便,不像柔性弹链弹带可以折叠,所以后来的机枪上再也没有使用过这种奇特的供弹具。但是作为早期自动武器供弹方式探索的成果之一,菲亚特-列维里M1914重机枪的“捕鼠笼”供弹具还是值得纪念的。

本文作者:小渔军武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