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皇帝”阎锡山,给山西带来了什么?野史趣闻
2018-11-06 21:04:22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民国时期,阎锡山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山西省政府主席、奉行'中庸哲学',阎锡山自辛亥革命起任山西都督以来,稳握晋地大权达38年之久。那么阎锡山这个“土皇帝”我们用现在的观点看,如何评价呢?
客观来看阎锡山对山西的发展利大于弊。
对山西来说,短短十多年就将山西从一个内陆落后省份,发展成两个民国模范省之一。他建设实业,创办工厂,如西北实业公司和太原兵工厂等;发展银行金融业,推行“物产证券”,筹集资金高达7000万元;建设同蒲铁路。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这时的军火系统各厂已被洗劫一空,仅余下轻型机床400余部。但阎锡山陷入国共第二次内战。他一面扩充军队进攻中共,一面千方百计恢复和扩大军工生产。在乡宁分厂迁回太原专造步枪,孝义分厂迁到大同专造手榴弹。经过一番努力后,其西北实业公司所属的机床厂、育才炼钢机器厂、修造厂恢复较快,1927年1月阎锡山又改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为太原兵工厂。
在山西,他还提出“三事”(种棉、造林、牧畜)、“六政”(禁烟、天足、剪发、水利、种树、蚕桑),最重要的是严厉推行义务教育,到1929年时,山西全省共有学校26489所,入学率达到了70%
但他“水泼不进”,修的铁路跟外省的不同,外地军阀运兵进山西都很困难。抗战时,阎锡山领导的晋绥军虽然屡战屡败,但他也屡败屡战,和中央军、八路军一起把日军挡在了山西,没让山西被日军占领。
相对于同时期叱咤风云的军阀,阎锡山表现的更加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周旋在国民党,执政党以及日本侵略军之间。
总的来说阎锡山一个政客,做到了地方保护,在民国那混乱的年代,他确实是当地人的守护者。
本文作者:影帝谈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