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第一次垂帘听政后,为何卸磨杀驴斩了功臣胜保?野史趣闻

2018-11-08 06:36:46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所以能比较顺利成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恭亲王奕訢,成功说服了手握戍卫京师兵权的僧格林沁和胜保。所以说,胜保是助慈禧垂帘听政的功臣之一。那么,胜保是何许人也呢?

史载,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举人出身,清末重要军事统帅之一。在咸丰年间,胜保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因屡遭败绩,被时人戏称为“败保”。后来,在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的时候,胜保曾受命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结果仍旧是失败。但在辛酉政变中,胜保却站对了队伍,成为慈禧的功臣,被慈禧授予镶黄旗满洲都统兼正蓝旗护军统领,继续主持山东、安徽的“剿捻”事宜。

胜保在同治元年(1862 年)正月受命赴皖解颖州之围,驻兵颖上之后,发生了苗沛霖(安徽的地主团练武装)降清事件,因此使捻军张乐行部因腹背受敌,败退雉河集,捻军所发动的颖州战役遭到失败。接着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庐州失守后到达苗沛霖控制的庐州地区,打算假道北上,却没想到反被苗沛霖设计诱擒,并将其解送至胜保营中,后被胜保杀害于河南延津。在此期间,胜保曾两次向朝廷力保苗沛霖官复原职,不过,慈禧却接连拒绝了胜保的建议。

令胜保意想不到的是,慈禧不但不准他保奏招抚苗沛霖,反而是命“立论专意主剿”的李续宜任安徽巡抚,并令他到皖后,立即与曾国藩筹商,酌量处置苗沛霖事宜。甚至慈禧还特意交待李续宜“如果顾虑胜保一意主张招抚,对剿苗加以掣肘,则不妨据实直陈,朝廷将胜保撤回亦无不可。”胜保得知朝廷的这种意图后,极为不满,私下对慈禧大发牢骚,甚至说:“刘邦重用彭越、英布之后,就不重用韩信、陈平了,这也就像现在因为有了湘军就不能容忍有其他军队了”。最后,胜保还以辞职相威胁。

但慈禧确实是有些手段的,她见胜保以辞职威胁朝廷,竟毫不迟疑地将胜保调离了安徽,派往陕西督办军务,胜保对此极为不满,又向慈禧强调自己的主张,但慈禧却不为所动,仍旧坚持让胜保遵旨前往陕西就职。同治元年七月(1862 年 8 月),胜保被迫奉调入陕督办陕西军务,镇压回民起义。胜保之心全在安徽,所以镇压回民起义进行的并不顺利,后来遭到潘祖荫、卞宝第、丁绍周、华祝三、严树森等人不断的参劾,慈禧派僧格林沁等人查实,以“狂性骄纵,滥耗军饷”、“携妓随营”等罪状将胜保“传旨拿问”。同治二年二月五日(3月 23 日)胜保被逮至京都,籍没其家,交刑部治罪。

胜保入狱后,由恭亲王奕訢带领军机大臣、大学士会同刑部审讯。胜保对指责他的各项罪名,除承认“携带姬妾赴营”一项外,其他均矢口否认,不予认罪服输。同治二年七月十八日(8 月 31 日),慈禧下诏斥责胜保贪污欺罔,招抚的苗沛霖杀害官吏,据城叛乱,招抚的宋景诗也背叛朝廷,这都是因为胜保养痈贻患,同时还能看出胜保挟制朝廷的意思,念及其曾经战功不小,从宽赐令胜保自尽。

就这样,慈禧以极其从容安稳的政治定力,将曾经支持其上位的胜保处决,达到了整饬吏治和敲山震虎的目的,同时还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为后面的独掌大权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者:百家历史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