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10月8日,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于圆明园驾崩野史趣闻

2018-11-07 17:01:42

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氏,名胤禛,镶黄旗满洲人,康熙帝第四子,汗号“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西藏方面尊为“文殊皇帝”,年号“雍正”,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朝服全身像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寅时出生于故宫永和宫。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没有抚育的资格,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抚养,视为养母。

胤禛个性急躁,早年即表现出爱恨分明的个性,康熙帝曾评价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初七(12月14日),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皇帝位,是为雍正帝。康熙帝死时,唯有隆科多一人传遗诏由雍正继位。

军装像

雍正在位之时置军机处加强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雍正改善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太子,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汉装像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1735年10月6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10月8日)子时于圆明园驾崩。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的盛京三陵。清入关后,从顺治帝、康熙帝都安葬到北京东边的遵化县马兰峪皇家陵园,即清东陵。雍正帝另选北京西边的易县开辟自己的陵墓,即清西陵。民间相传,雍正因为对父亲当时想立皇十四子为太子存有心结,以及阴谋得位并惩处手足弟兄等手段愧于死后面父,所以才另建清西陵。

本文作者:今史古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