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的“博客”野史趣闻
当今社会,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写完了文章,都可以自由地贴到自己的博客上供人欣赏,那么,在一千多年的唐朝,诗人们写完了诗,在什么地方发表呢?其实,唐朝诗人也有自己的“博客”,就是“诗墙”“诗板”“诗瓢”“诗屏”。
所谓“诗墙”,就是把自己的诗作写到墙壁上供人们观看,当然,墙壁是有选择的,要选择人流量大的闹市街铺、风景名胜、交通驿站等地的墙上,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但墙壁毕竟有限,很快就写满了,而且,过一段时间,如果想更换内容的话,还得重新粉刷一遍、再把新诗写到上面,真是一件麻烦的事儿。
于是,就有诗人想出了新办法,他们把诗写到一块木板上,再把木板悬挂在闹市的墙壁等处,既扩大了墙壁的容量,又易于更新,这就是唐朝诗人的第二种博客——诗板。
古代有一部分诗文的内容就是记载诗板的,如唐张祜在《题灵彻上人旧房》的诗中写道:“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郑谷在《送进士吴延保及第后南游》的诗中写道:“胜地昔年诗板在,清歌几处郡筵开”。
唐朝诗人的博客,除子诗墙和诗板外,还有诗瓢。
所谓诗瓢,是一些居于深山古寺的人所常用的发表诗歌方式,这些人与外面接触极少,诗写好了之后,没有人赏读,怎么办呢?他们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写好的诗装在葫芦里,再将葫芦投到小溪、河流中,葫芦随水漂流,如果被人看到、捞起、打开,这些诗就有读者了,唐代僧人唐球就曾用此种方法传播自己的诗作,在一次投放葫芦后,他感慨地写道:“斯文不沉没,方知吾苦心!”
唐朝诗人的第四种博客,是诗屏。
在写好了诗以后,把它们写在家中的屏风上,这样客人来时,就能读到了。需要指出的是,唐朝诗人在屏风上所写的诗,不一定只是自己的,有时也会把朋友或偶像的诗写到上面,比如,白居易就曾经把元稹的一百首绝句写在了自家的屏风上,作为报答,元稹便在一堵寺庙的墙上写满了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由此感叹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唐朝诗人为了推广自己的作品,竟也想出了这样多的招数,今天想来,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古人今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意愿,都渴望着得到别人的欣赏,因此才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博客”来。
(文:唐宝民 图:度郎)
本文作者:国学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