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女儿是个奇女子野史趣闻

2018-11-07 13:37:04

《大明首相》 作者:郭宝平

大明摄政兼首相张居正,家庭美满,父母高寿,儿女双全。

张居正有六个儿子存活于世,可谓人丁兴旺。他对子弟约束甚严,要求他们走正途——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在张居正掌权期间,他的三个儿子中了进士,其中一个状元、一个榜眼。时人推测,如果张居正不死,他的儿子中还会有中进士的,而且很可能出一个探花郎。有打油诗云:

状元榜眼尽归张,

岂是文星照楚乡。

若是相公身不死,

五官必定探花郎。

相公,当时是对内阁大臣的尊称。五官,指张居正第五子。

关于张居正的儿子,通过各种读物,大家已经了解不少。我在《最有权势的读书人》这本书里,也专门写过一章。

张居正女儿的情况,大家知之不多吧?

据我看到的材料,张居正有一个女儿,是个奇女子。

那时候,再大的官,都要告老还乡。所以,儿女亲家,都要找同乡。一般四、五岁就订婚,十三四岁结婚。张居正的这个女儿,就许配给了湖广省夷陵州(今宜昌)刘一儒的儿子。

刘一儒是进士出身,比张居正资格老,但升迁不快。张居正掌权期间,他故意敬而远之,不愿沾他的光,惹得张居正很不高兴。尤其是,张居正要惩罚那些批评他的人,刘一儒屡屡出面规劝,张居正越发恼火,给他调到南京坐冷板凳。总之,亲家间的关系很不融洽。也正因如此,在清算张居正时,他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受到举朝推崇,当上了工部尚书。

刘一儒的长子叫刘戡之,是个美少年,又有才气,张居正很喜欢也很器重他,就把女儿许配给他。有一年,这位刘郎要参加乡试——选拔举人的全省统考,张居正私下托主考官录取此人。刘郎很得意,把这事对他的父亲说了。刘一儒大惊,强硬阻止儿子赴考,命令他以生病为由,缺席乡试。张居正闻报,气得火冒三丈,又无可奈何。

亲家翁之间的关系,自此降到了冰点。说刘一儒副部长与国家最高实权人物张居正在感情上、政见上水火不容,我看也可以。

因为刘一儒不准儿子参加科考,最后走的是恩荫的路子——父祖做高官,有功劳时,可恩荫子弟获得官职。后来,刘戡之在户部做郎官,大体上相当于处级干部。这,应该是张居正死后的事。

说这些,似乎与张居正的女儿没有直接关系,其实不然。不了解这个背景,就理解不了张居正的这个女儿为什么会成为奇女子。

好了,该说到张居正的女儿了。

刘戡之娶的媳妇,是张居正的女儿。据他的朋友记载,张居正的这位爱女,“貌美如天人”。是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啊!

这位张小姐刘太太,倾国倾城,却“不甚肯言笑”,是个冷美人。

她的日课就是从早到晚,坐在屋里诵经。有人问她:“你念的是什么经啊?”她并不作答。

她与刘戡之结婚数年,都是这么度过的。有一天,坐着诵经,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坐着去世了,好像道家所说的“蜕脱”。

知情人记载,说她“归刘数年”,按照十五岁结婚计,去世的时候也不过二十出头。

这已经够奇了吧?

还不止这些。

她去世后,刘戡之对友人透露了一个秘密:结婚这些年,此女从不许丈夫沾身,直到死,还保持着童身!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是一个悲剧!

一位美轮美奂的少妇,为什么会这样?

一定和张居正与刘一儒的矛盾有关。

有句话,悔不该生在帝王家。其实,手握大权的高官,他们的女儿,或许锦衣玉食,但真正幸福的,不多。她们,会不会发出悔不该生在高官家的感叹呢?!

《大明首相》

作者:郭宝平

本文作者:燕京笑笑生2018(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