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代北之战!秦王李世民大战宋金刚,收服尉迟敬德。野史趣闻

2018-11-07 13:03:15

武德元年八月(618),“八巨头”之一的薛举病亡;十一月,浅水原一战,薛举子薛仁杲被李世民击败,薛举势力至此败亡。薛仁杲的败亡意味着唐王朝在西北的主要威胁已经解除。至此,李唐东进南下的后顾之忧不复存在。

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李渊东北方向上的老邻居、“八巨头”之一的刘武周。

刘武周,原籍河间景城,后随父母迁居马邑。此人乃隋末枭雄之一,生得就十分给力。据载,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爹刘匡和老婆赵氏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有一个雄鸡模样的东西,划着长长的光线,飞入了赵氏的肚子里。赵氏吓坏了,赶紧抖落衣服,却什么都没有。但不久之后,她就怀孕了,生了个带把的,就是刘武周。

瞅瞅,挺具有古典浪漫主义色彩吧?这还不算啥,《隋唐演义》的说法更离谱,说刘武周其实是二十八宿中的昴日鸡下凡,还说他脑袋后面长了一个鸡冠子,就差说刘武周的脚丫子是三个趾了。小玉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迷信的东西不足为信,在此郑重声明。

刘武周“骁勇善射”,喜欢“交通豪侠”。啥是豪侠呢?说白了,就是古惑仔,就是大混混。他哥哥刘山伯总是数落他:“你交友不慎,咱们家迟早灭族。”但刘武周不听,还是我行我素。后来,阿广发布诏书,征召士兵去攻打高句丽。刘武周一个冲动报了名,并在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战役中立了点儿小功,被授为建节校尉。

二次征讨高句丽归来,刘武周回到第二故乡马邑,并当了一名鹰扬府校尉。王仁恭对刘武周格外重视,让他当了自己的亲兵统领。(小玉相信,)如果王仁恭有未卜先知的本领,知道刘武周的肚子里面装了些什么样的下水,打死他都不会做这个决定。

刘武周这个人其实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王仁恭对他如此恩宠信任,他却和王仁恭的小妾对上了眼儿。这对狗男女一来二去,就从地下滚到了床上。刘武周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王仁恭迟早会知道这件事儿,到时候,王仁恭肯定轻饶不了他。于是,他决定抢先下手,做掉王仁恭。

大业十三年二月初八,刘武周带着小弟张万岁等人,在府衙剁掉了王仁恭的脑袋。他提溜着王仁恭的脑袋在郡里转了一圈,全郡无人敢动。刘武周也是国家干部,擅杀朝廷命官,敢当何罪,他当然很清楚。于是,刘武周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开仓放粮,招兵买马,举起了反隋的旗帜。他自称太守,遣使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换得了突厥的支持,从此称霸代北。

刘武周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李唐在扫荡完薛举之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武德二年三月(619),刘武周突然发难,以大将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率两万精兵,南下进攻李唐。

这个宋金刚肌肉健硕,力大无穷,且谋略过人,堪称勇敢与智慧的化身。事实证明,此人端的是厉害。他四月袭破榆次,五月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进展极为迅速。

当时,李渊刚刚审理完刘文静一案。收到警报之后,他赶紧任命裴祸祸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宋金刚。论吃喝玩乐拍马屁,裴寂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说起打仗,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只不过是倒数的那一种。八月,度索原一战,唐军被宋金刚打得全军覆没,光杆司令裴寂用了一天一夜,灰溜溜地逃回了晋州。

这可把太原留守李元吉给吓坏了。他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大小老婆弃城而走,连夜狂奔回长安。李唐的龙兴之地旦夕之间就沦于宋金刚之手。消息传来,李渊自杀的心思都有,他语带哭腔地说:“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旦弃之。”

这还远不算什么,紧接着,宋金刚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他的快速突进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夏县人吕崇茂聚众起义,自号魏王,响应刘武周。据守蒲坂的隋朝旧将王行本也与宋金刚眉来眼去,勾搭成奸。

宋金刚仅用了半年多一点儿的时间,就将大半个山西收入囊中。至此,李唐在黄河东岸的势力范围只剩下晋西南一隅之地了。本来就不大的国土转瞬丢了一半,朝野大震。老李慌了神,召集群臣开会,讨论御敌之策。

他有些过度悲观了,甚至想放弃河东,收缩兵力,固守关中。这个时候,李世民跳了出来,举四肢反对。他认为,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言放弃;而且,河东地区是大唐控制范围内比较殷实富裕的地区,国家的财政税收主要靠这里了,丢了河东,以后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所以,李世民强烈要求率兵出击宋金刚。

老李知道儿子很能打,见他这么有信心,便转了念,让李世民率军出征。十一月,李世民趁黄河冰冻的机会,率军渡河,征讨宋金刚。他屯兵柏壁,却对宋金刚避而不战。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对峙僵持。这个时候,夏县的吕崇茂正闹得欢呢。李世民便抽出一支人马,由叔叔永安王李孝基带领,前去攻打夏县。

这个李孝基和李渊是叔伯兄弟,他爹是老李的四叔。李孝基也很能打,十二月的时候,他已经将吕崇茂死死地围在了夏县。眼见城池将破,吕崇茂只得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严重地鄙视了吕崇茂,连个李孝基都打不过,好了好了,我就派手下第一猛将去支援你吧。

这员猛将,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做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五千年中华史上最最知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了。在任何一部讲述初唐历史的评书、小说或者电视剧中,都有此人的事迹和身影。时至今日,乡野村夫提起尉迟敬德,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但是,大家真得了解他吗?偶看不见得。不信就考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尉迟敬德是什么族?有人说了,难道不是汉族吗?当然不是!尉迟敬德实际上是个彪悍的羌族汉子。

大业末年,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占据马邑造反后,便将尉迟敬德招入麾下。他骁勇异常,极善使槊(就是长矛),号称天下第一,威震代北。

李孝基在关键时刻犯了麻痹大意的错误。就在他以为必胜无疑的时候,尉迟敬德的援军突然出现在他的后方。城中的吕崇茂趁势出击,与尉迟敬德里应外合,夹击李孝基。这一仗,唐军败得实在是太惨了,又一个全军覆没。李孝基与陕州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内史侍郎唐俭等人全部被俘。后来,李孝基图谋逃归李唐,事泄被杀,成了李唐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牺牲的第一位王级烈士。

李世民听说宋金刚派人去救援吕崇茂,担心李孝基出事儿,赶紧派秦叔宝等去救,但已经来不及了。尉迟敬德打了个大胜仗,高兴坏了,哼着小曲儿往回走。路过美良川的时候,傻眼了,中伏了。

秦叔宝虽然没赶上救援李孝基,但他左思右想,也不能白来一趟啊,否则回去怎么和李世民交代啊!于是,他就在美良川设伏。果然,得胜的尉迟敬德未加防备,被秦叔宝一顿暴揍,灰头土脸地跑了。

这回,桀骜不驯的尉迟敬德可算是遇到对手了。不久之后,宋金刚又派他率兵前去救援王行本。这一回,李世民亲自出马,亲率三千骑兵连夜抄近道,截击尉迟敬德军。尉迟敬德此次败得更惨,仅与部将寻相逃脱,其余人马全都被李世民给包了饺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宋金刚终于因粮尽而支持不住,从柏壁向北撤退。李世民一直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立即率军追击。宋金刚在前面狠狠地跑,李世民在后面快快地追,“一昼夜行二百余里”。终于,李世民在雀鼠谷追到了宋金刚,一日八战,宋金刚八战八败,损兵数万,逃往介休去了。李世民不依不饶,继续追击。介休大战,宋金刚彻底失败,率残部投奔突厥。刘武周的势力随后瓦解。

尉迟敬德未能突围,被困在了城中。李世民觉得这厮挺厉害的,起了爱才之心,就派人去劝降:“跟我混吧!”

尉迟敬德见大势已去,便献城投降了。李世民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此举引发了唐军众将的不满,其中闹得最厉害的是屈突通。屈突通认为,尉迟敬德和宋金刚关系不错,将来铁定会反叛,劝李世民将他杀掉。但李世民每次总是摇头不语。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本文作者:李三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