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将尉迟敬德所栽的槐树长什么样?野史趣闻
1997年,我步出校门,在繁塔附近的一家单位工作,业余曾多次寻访周边的名胜古迹,塔登了无数次,台览了很多回,砖雕、石刻一一抚摸,故事、传说品味多次,就是没有找到那棵古槐。一晃十多年眨眼而过,有一天古槐忽然露出真身,因为要建设繁塔——禹王台景区,附近的居民陆续搬走之后,在塔的西北方向,古槐在繁台之下,从一家民宅的狭小空间中舒展身姿,在空旷之地与繁塔南北守望,摇曳生辉。
附近的老居民都称这树为“老槐爷”,无不充满敬意。老街坊讲,这古槐在1997年曾遭遇不测,夏夜雷电交加,古槐的一个枝桠因被虫蛀空,在狂风暴雨中忽然折断,巨大的树枝没有扫住房屋,也没砸住居民。不久,断裂处竟又长出新的枝条。一个传说说从前有个教书先生在此处居住,他精心照料,给它浇水、施肥、除虫,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一年,教书先生到外地谋生,一去竟然几十年,而这棵古槐在他离开不久就开始慢慢枯萎,直到教书先生多年之后回到这里才又焕发勃勃生机。
我见到古槐的时候,树干的周遭已经搭上了钢架,为了保护树枝不再折断,钢架托起了南部的一个巨大的树枝。树身高大,表面已经碳化,树皮绽放出嶙峋的肌理,沧桑古朴,令人肃然起敬。一边枝叶茂盛、一边枝干干枯。有人说该树系北宋始建繁塔时所栽,与陈桥驿“系马槐”,招讨营“穆桂英点将槐”共称“汴京宋代三槐”。还有人认为这棵树是汉槐,刘邦少时仰慕信陵君,乃刘邦亲手所植以示怀念之意,又称刘邦槐。我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中查到证据:“在繁塔北52米处,树为国槐。相传为唐代大将尉迟敬德所栽。”如是这样,该是唐槐。
其实,无论汉槐、唐槐还是宋槐,都不重要了,开封人都称这颗树为“老药槐”。传说不论是谁生了疾病,只要到槐树下静站一会儿,顿感清凉馥香,沁人肺腑,很快就会痊愈。多少王侯将相,不抵一树繁华,繁台古槐,依旧的生命旺盛,依旧的繁华似锦,屹立千年,书写传奇。
《一座城的民国记忆》刘海永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当当、蔚蓝、亚马逊各大网店以及新华书店有售。
本文作者:刘海永讲民国(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