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之十二:刘渊伐晋与北宫纯二保洛阳(1)野史趣闻

公元308年五月,山东流寇王弥打败西晋多支军队,到了洛阳,驻军在津阳门。晋怀帝任命王衍负责征讨的军事。
王衍和王斌等人带兵出战,西凉派来的猛将北宫纯跟王斌说:“我看王弥的大军,多是乌合之众。只有王弥和他几百精锐比较可怕。如果用轻骑冲破他的精锐,剩下的则不战自溃。我所率领的西凉精骑,都是骁勇无畏的勇士。明天,我可以率领他们突破王弥的中军。中军一破,将军可以全线出击,尽情拼杀,王弥可破!”
第二天,北宫纯率领他的二百精骑出阵。北宫纯的骑兵都是铁甲铠马,矢镞不入。
北宫纯跃马大呼,手持长戟向王弥中军猛扑而来,犹如出笼猛虎。王弥中军都是他东莱本地的勇士,一贯勇猛善战,然而虽然厮杀多年,却从未遇见西凉精骑,见到这样的飞将,早已心胆俱裂。
王弥左冲右杀,也不能阻止中军的溃败,于是北宫纯的二百精骑如入无人之境。
接着王斌全线出击,晋兵呼啸而上,于是王弥兵大败,烧了建春门往东逃跑。
王衍又派部将王秉追击,在七里涧赶上王弥,再次打败他。王弥带着他的残兵败将,急急忙忙地渡过黄河,向西逃命。
王弥清点他的残兵,剩下不到一万人,是进入洛阳前的什之一二。堂弟王桑劝道:“我们长久作战,将士都已精疲力尽。兄长应当投奔汉王,息战一时以养兵蓄锐。”
王弥叹道:“我想见刘渊很久了。本来以为可以邀请他到洛都相见,不想今日不得不到左国城去见他。”便和王桑一道从轵关前往并州,投奔刘渊。
汉王刘渊派遣大臣到左国城郊外迎接,传话说:“我将亲自到将军下榻的馆驿,拂扫床席,清洗酒杯,敬候将军的到来。”
王弥到后,刘渊盛筵大宴群臣,为王弥接风,拜王弥为司隶校尉,拜王桑为散骑侍郎。
刘渊儿子刘聪率领汉军南下,进逼阳城。王衍派北宫纯率军抵御刘聪。刘聪与北宫纯对阵于河东。
晋兵以西凉精骑为前锋奋勇向前,刘聪不敌,大败而退。
晋怀帝因为西凉精骑屡建大功,便下诏封凉州刺史张轨为西平郡公,张轨固辞不受。
当时州郡的使者都已经不来京城了,唯独张轨照样派遣使者进贡,年年不绝。
秋七月,刘渊的大臣刘殷和王育建议刘渊不要偏守一方,应当命令部将四面出击。
刘渊采纳谏言,于是亲征入侵平阳。晋太守宋抽自知不敌,放弃平阳逃走。刘渊和刘聪合兵进逼河东,晋太守路述出战,失败后战死沙场。
于是平阳,河东,蒲阪等城都被刘渊攻下。刘渊然后迁都蒲子(今山西隰县)。上郡的鲜卑酋长陆逐延和氐酋长单征都投降于汉。
八月,晋太傅司马越的大军从鄄城转到濮阳,但没几天又迁回到荥阳。
九月,王弥和刘渊的另一名大将石勒一道入侵邺城,晋守将和郁弃城逃走。
晋怀帝下诏让豫州刺史裴宪驻军白马抵御王弥,车骑将军王堪驻军东燕抵御石勒,平北将军曹武驻军大阳防备在蒲子的刘渊。
冬十月,刘渊自称大汉皇帝,大赦,改元永凤。自此,第一个由匈奴人在中原建立的国家诞生,打开了公元四世纪五胡乱华的首页。
十一月,刘渊任命儿子刘和为大将军,刘聪为车骑大将军,族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
不久,晋并州刺史刘琨派上党太守刘惇率领鲜卑兵马攻壶关,汉镇东将军綦毋达战败。
刘渊又命令石勒和刘灵以及阎罴等七将带兵三万人入侵魏郡、汲郡、顿丘。
因为天下大乱,老百姓都聚集一块修筑堡垒自保,看见石勒大军来到,望风投降或依附汉军的百姓多达五十馀垒。
石勒都任命投降的民众领袖为垒主将军,选择其中身强力壮的五万人为军士,其他人则让他们照常过日子,严禁部队私自劫掠,所以老百姓十分感怀。魏郡太守王粹兵败逃往三台,被石勒俘虏后杀害。
石勒继而进攻赵郡,杀了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又在中丘进攻乞活将领郝亭和田禋,击溃并杀了他们。
第二年即309年春正月,太史令宣于修劝刘渊说:“看天象,晋室还有一些日子。但是不出三年,陛下一定会攻克洛阳。不过蒲子道路崎岖,难以保持长久的安宁;而平阳气势里有一股紫气,又是唐尧的旧都,请陛下迁都平阳。”刘渊觉得有理,便迁都平阳,大赦,改元河瑞。
三月,司马越弟弟高密王司马略去世,晋怀帝任命晋初名流山涛的儿子山简为征南将军、代替司马略负责荆、湘、交、广四州军事,镇守襄阳。
山简嗜酒如命,不恤政事,又害怕前任刺史刘弘的儿子刘璠很得民心,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便请朝廷召刘璠入京任职。
晋怀帝于是下诏征刘璠入朝为越骑校尉。南边几个州因此也开始动乱,父老百姓无不追思已故荆州刺史刘弘。
不久,司马越从荥阳回到京师。中书监王敦跟亲信说:“太傅一贯擅权,但选用的大臣人选,尚书却还用以前的制度来裁决。今天他回到朝廷来,必定要杀某些人。”
当晋怀帝还是太弟时,和中庶子缪播关系密切,即位后,即任命谬播为中书监,弟弟缪胤为太仆卿,把他们当做心腹。
晋怀帝舅舅王延、以及大臣何绥和高堂冲,与谬播兄弟共同参与朝政机密。
司马越怀疑这些人和他有二心,司马越心腹刘舆和潘滔便劝他把缪播等人都杀了。
司马越于是诬告缪播等人想要作乱,派遣部将王秉率领甲士三千入宫,当着晋怀帝的面把缪播和何绥等十多人都抓了起来,交付廷尉杀掉。
晋怀帝想救他们却无能为力,只有叹息流泪而已。
何绥是何曾的孙子。当初,何曾曾侍奉晋武帝宴席。席退之后,他跟几个儿子说:“主上虽然开创大业,然而我每次在宴席上见到他,从来没听他谈过国家大事和长远计划,都是说些平生常事。这实在不是为子孙谋福利而该做的事,只是为自己而已。我怕他的后嗣将会很危险!你们这一辈也许没事。”
说着指着几个孙子道:“你们这一代灾难恐怕难免。”到何绥和缪播等人同时被杀时,他的长兄何嵩哭着道:“我祖父实在太圣明了!”
何曾本人生活非常奢侈,每天吃饭就要花掉一万多钱,还讲不知从何处下筷。
儿子何劭,每天要吃掉二万。何绥和弟弟何机与何羡则更为奢侈;给他人的书信,词礼简单傲慢。
河内人王尼看了何绥的书信后跟人说:“伯蔚身居乱世,却如此矜豪,这样怎能避免灾难?”
有人说:“如果何伯蔚听到先生的话,必定会加害于先生。”王尼说:“当伯蔚听到我的话时,自己已经死了!”到永嘉末年,何氏已经全死光了。
司马越任命王衍为太尉,王敦为扬州刺史。潘滔劝司马越道:“明公今天让处仲(王敦字)镇守江外,假如他放任自己豪强的野心,那将等于放纵贼人。”司马越不听从他的劝告。
司马越自己辞去兖州牧,光领司徒。司马越因为近来的许多变故,多数是由殿里尚书省引起的,便上奏,请将宫廷宿卫中有侯爵以上爵位的人通通免职。
当时殿中武官多数封侯,于是基本都被解除职务,然后流着眼泪出宫了。司马越派亲信何伦和王秉带领他东海国的几百士兵入宫宿卫。
左积弩将军朱诞因为也被司马越免职出朝,一怒之下,便去投奔刘渊,详细陈述洛阳有多么虚弱,劝刘渊进攻洛京。
刘渊便任命朱诞为前锋都督,任命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带兵进攻并攻下了黎阳。
秋八月,刘渊命令儿子楚王刘聪等进攻洛阳。晋怀帝派大将曹武、宋抽、彭默等抵御。曹武等率军与汉军对峙在渑池。
刘聪军队因为新近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将士都乘胜势不可挡,曹武等不敌,被刘聪打败,退回宜阳。
守卫长安的司马越弟弟司马模听说京都有难,便派将军淳于定和吕毅等从长安前往相救,和汉军战于宜阳,淳于定等也败了。
九月,晋弘农太守垣延趁刘聪胜利骄傲,假装投降,却在半夜里奇袭刘聪的军队。
刘聪军队没有防备,被垣延的军队打败。同时,晋幽州牧王浚派遣部将祁弘和鲜卑大将段务勿尘抵御石勒,在飞龙山打败石勒。
石勒士兵死了一万多人,只好退回到黎阳。这样,刘渊的两支大军都失败了,他灭晋的计划再次受到挫折。
刘聪等率败军回到平阳,刘渊身着白服亲自出门迎接大军回来。
要想知道后事如何,请看下篇文章。
(张老师海外聊史公众号:HISTORYCA,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待续。。。)
往期文章:
八王之乱之十一:司马越执政与王弥入洛(2)
八王之乱之十一:司马越执政与王弥入洛(1)
八王之乱之十:成都王和河间王之死(2)
八王之乱之十:成都王和河间王之死(1)
八王之乱之九:张方之死(2)
八王之乱之九:张方之死(1)
八王之乱之八:张方迁都与河间王执政(2)
八王之乱之八:张方迁都与河间王执政(1)
八王之乱之七:长沙王之死(2)
八王之乱之七:长沙王之死(1)
八王之乱之六:齐王之死 (2)
八王之乱之六:齐王之死 (1)
八王之乱之三:赵王进京与太子之死(2)
八王之乱之三:赵王进京与太子之死(1)
八王之乱之二:汝南王和楚王之死(2)
八王之乱之二:汝南王和楚王之死(1)
八王之乱之一:贾后政变与杨骏之死(2)
八王之乱之一:贾后政变与杨骏之死(1)
五胡乱华系列二: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皇帝刘渊 (2)
五胡乱华系列二: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皇帝刘渊 (1)
五胡乱华系列一:善良皇帝司马炎(二)
五胡乱华系列一:善良皇帝司马炎
本文作者:张老师人在加国2018(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