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两任皇后之迷案野史趣闻
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皇权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乾隆皇帝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皇后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氏。前两位是生前就被立为皇后的,孝仪纯皇后魏氏是死后被追封的。长久以来围绕前两任皇后的谜团至今还没有解开,接下来,咱们就看看与这两位皇后相关的迷案。
富察皇后东巡崩逝之谜
孝贤纯皇后,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姊。清代首位富察氏皇后。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不过可悲的是,正是在乾隆十三年的东巡中,孝贤纯皇后突然崩逝。她的离世,给乾隆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十三年三月乙酉,戊子,上至济南府,幸趵突泉。己丑,上奉皇太后阅兵,谒帝舜庙。庚寅,上阅城,幸历下亭。免浙江馀姚等五县潮灾本年漕粮。壬辰,上奉皇太后率皇后回跸。癸巳,免安徽歙县等七州县卫上年被水额赋。乙未,上至德州登舟,皇后崩,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奉皇太后回京。乾隆为悼念富察皇后作《述悲赋》:“影与形兮离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睹新昌而增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觑。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乾隆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丧妻后内心的苦闷孤独、对人生的幻灭、对未来无望的心境,春风秋月仿佛已经走到人生尽头,往后无数个夏日冬夜里,却只能形单影只地度过。
此次东巡,富察皇后为什么突然崩逝呢?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陪皇帝东巡,返回皇宫的途中,病发死在了载他们的船上。又一说法就是野史记载:三月十一日夜,乾隆东巡回銮,驻德州,在舟中与傅恒夫人宴饮淫乐。皇后激切进谏,乾隆加以诟訾。后羞忿,投水死。第二种说法显然没有任何根据,皇家规矩森严,应该不会发生此种事情。另外,从皇后死后的种种情况来看,乾隆对皇后的感情至深,怎么会加以诟訾?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情况比较客观,因舟车劳顿,加上偶感风寒,以至于突然崩逝。

富察皇后
那拉皇后断发之谜
那拉皇后,满洲镶蓝旗人,佐领那尔布之女,雍正十二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那拉氏的葬礼甚至连皇贵妃礼制都不如,内务府档案显示其整个丧事仅用银207两9分4厘,十分简陋寒酸。当初相爱的夫妻,最后竟成反目“仇人”,着实令人感慨唏嘘。
到底因为什么而忤逆了乾隆,竟招致乾隆这样对待他呢?历史上没有记载,《上谕档》只是记载:乾隆称其忤旨截发,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说,宫闱之事,历来讳莫如深,这样就给后来的文学艺术家、影视制作者一些相像和编写故事的空间,于是演绎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影视剧照那拉皇后
本文作者:阿郎讲故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