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一行建筑风水文化之旅考察北京故宫野史趣闻

2018-11-06 19:02:25

曾祥裕一行金秋建筑风水文化之旅考察故宫

曾海亮

9月16日,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曾祥裕率团启动北京建筑文化之旅。

是日,曾祥裕率海内外学子考察了故宫。

到故宫看什么?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曾祥裕给学生讲解故宫风水特色。

故宫, 原名”紫禁城”。在明代朱元璋之孙,通过地理风水反复研究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开。

故宫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风水格局,没有山,明人则建造一座山,取名曰万岁山,没有水,明人则开凿一条河,名曰金水河,山就好像玄武座镇一样,水好似金城环抱,顺山寻水,把天寿山龙脉引入故宫之中,把龙穴定在交泰殿。 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故宫水口为巽巳,右水倒左。

曾祥裕重点分析北京故宫的后龙景山,认为这是人工风水的典型作品, 金朝金章宗皇帝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金中都(今北京军事博物馆以南有地名“会城门”,就是金中都的北城门所在地)东北郊外的“海子”营建大宁宫,以供休闲游乐。在开挖琼华岛畔的西华潭时(在今北海公园),挖出的泥土堆成的土山,就是今天最初的景山。

明朝为了彻底破坏元朝的“国运风水”,不仅捣毁了元朝的皇宫,还在景山的基础上堆积了有五个山峰的大土山,作为“镇山”,把延春阁基址牢牢压在山下。

明朝称此座镇山为“万岁山”,又因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住进皇宫(今北京故宫)后,命人在万岁山脚下堆放煤炭,以备皇宫之需,所以万岁山又俗称“煤山”。明朝的万岁山栽种了很多松柏花草,还放养过鹿、鹤等象征吉祥的动物。

其次,故宫建筑格局对称美。

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

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

紫禁城的中轴起自奉天殿,向北直抵鼓楼,向南直达正阳门。全城重要建筑均布局于中轴上,从南往北依次为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钦安殿、玄武门、万岁山、北安门、鼓楼、钟楼。中轴上的建筑之多,体量之大,远远超越了历代中轴上的设置。但是紫禁城的中轴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向南一直延伸至五岭,成为全中国的中轴。

曾祥裕认为,中轴是天轴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穴必须定在中轴线上,才能端崇尊贵。

三是故宫坐向为赣州风水大师廖均卿、曾从政堪定,坐子兼癸,为坐旺迎生格局。

四是故宫建筑体现皇权思想。

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

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此有皇帝为天子,天赋皇权,土生万物之意。

五是故宫建筑布局体现易经阴阳五行思想。

紫禁城的布局总体来说,中轴把北京城分成东西(阴阳)两半,中轴以东属阳,主春、生、文、仁,故有文楼、文华殿、万春亭、仁祥门、崇文门等建筑;以西属阴,主秋、收、武、义,故有武楼、武英殿、千秋亭、遵义门、玄武门等建筑。而且国家中央官署机构也是以中轴为准按阴阳布置的,中轴以东设吏、户、礼、兵、工部及鸿胪寺、钦天监等机构,主文属阳,以西设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刑部、太常寺、锦衣卫等机构,主武属阴。明清两代考中文状元在长安左门揭皇榜,考中武状元则在长安右门揭皇榜。

过午门、神武门一条中轴线又将宫城分为东西阴阳二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为阳、为木、为春,在“生长化收藏”属生,所以宫城的东部布置了“阳”有关的建筑内容。东部某些宫殿是太子所居,文华殿是太子讲学之处,乾隆年间所建的南三所,系皇太子的宫室。西方为阴、为金、为秋,在“生长化收藏”属收,所以工程的西部布置了与“阴”有关的建筑内容。如皇后、宫妃居住的寿安宫、寿康宫、慈宁宫都布置在西。东居太子,西栖宫妃,男左女右,阳左阴右。皇城东有太庙法阳象天,西设社稷坛法阴象地。天坛在南(属阳),地坛在北(属阴);天安门在南(属阳),地安门在北(属阴);乾清宫在南(属阳),坤宁宫在北(属阴)乾为天,坤为地,故天尊地卑。朝堂之上,文臣列于左,武将位于右,与此相应的文华殿位于左,武英殿位于右。太和殿丹陛上左陈日晷以司天,右置嘉量以司地,前者定天文历法,后者制度量衡,皆左主天道属阳,右主地道属阴,阴阳相合而成一体。古代建筑大师就是这样把阴阳宇宙观与宗法礼治巧妙地结合起来,规划设计了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明代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分为前朝后廷两大部分(前朝为阳,后廷为阴),前朝是皇帝和文武百官处理政务的地方,后廷是皇帝燕寝的地方,前朝后廷的平面结构恰好呈现出一个凸凹形。

凸凹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榫卯结构,风水上称为生旺的结构,这种结构是最坚固的。凸象征阳、男,凹象征阴、女。凹与凸结合在一起,象征阴阳结合,男女结合,只有阴阳的结合,天地才会长久,只有男女的结合,才会子孙万代延续生命,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

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

乾清宫东西六宫也是由卦象组成,东西六宫各有六座院落,这六座院落又分别前后三排,分成两排,从而形成三画卦的坤卦。这两个三画卦,共有六个阴爻组成暗含有“六六”之数,因而“六六大顺”,表示顺天承乾之坤德。

故宫之美,美在壮观,美在易经风水内涵。这次考察,让不少易友大开眼界,拓宽了视野。

本文作者:风水中国(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