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到底是什么节日?野史趣闻
新年快乐
1.“元旦”能不能写成“圆旦”
“元”这个字大家都认识,每天出门,身手钥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这钱,不就是一元、两元、五元、拾元、伍拾元、一百元的人民币么?
等等,人民币上不都赫然写着“圆”么!有经验的人知道,财务核算与书写,以前喜欢用“圆”,现在普遍用“元”,支票用“圆”字,机打发票一致用“元”。
新版人民币和旧版人民币
好绕啊!这改变或许源于语言学家对于新版人民币的叫板。《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作为资深语言学家,在该杂志“2015年十大流行语”发布会现场,指出新版“壹佰圆”人民币上的“圆”字系错用。
我们有《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分。我们的规范用字就是元。过去用‘圆’是历史造成的,因为过去有银圆,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法了,在这个情况下,你新发行的人民币怎么能用字不规范呢?你这个‘圆’字从法的角度来看有根据吗?
香港银圆
事实上圆字的确源自香港银圆,上面印有“香港壹圆”四字。后来,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纷纷采用“圆”字作为货币单位。
金元宝
银元宝
元代出现“元宝”,也就是那种重约50两的大银锭或者大金锭。元宝,取元朝之宝义,金锭叫做金元宝,银锭叫做银元宝。“元”因此成为金银货币的通称。
据说,元代称“元”,取自《易经》里的“大哉乾元”,就是“天,就是大啊”的意思。元朝人采用的货币也真的很大啊!
年画上的金元宝
时至今日,年画里的娃娃,除了偏好抱个大鲤鱼,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多喜欢抱个大大的金元宝,祈祷来年财源广进。
清代银元
明清之际,西洋的“银元宝”也流入中国,简称“银元”。西洋的银元是圆的,“元”与“圆”又同音,因此被广泛通用。1933年,中国的银锭被银元取代。
法币
法币购买力
1935年,银元也被废止,流通一种叫法币的纸质货币,但仍然以“元”作为货币单位,并称美国的本位货币为美元,欧洲的本位货币为欧元。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语言学家石毓智表示,“元”和“圆”都指同样的货币单位,钱币上一直用“圆”字,大众日常多用“元”字。
新版“壹佰圆”人民币,只是沿用了长期以来的文字使用规范,不能说是错别字。“圆”字在“壹佰圆”的语境中更为合理,也更便于防伪。
人人喜爱的人民币遭到此等质疑,众网民纷纷表示慰问。有网友称,再错也是人民币,我也喜欢。更有网友宣称:回收这种有错别字的百元人民币!六十一张。个个都是人民币的铁粉呀!只要不是伪钞,错了也要爱!
有人认为元是简体字,圆是繁体字,对不对呢?当然不对!两个都是简体字,元没有圆形的意思。
圆的繁体字是圓,元没有繁体字,只是作为货币单位时,两个字可以通用。幸好如此,不然,“元旦”如果写成“圆旦”,直接让我联想到圆圆的鸡蛋。
一个圣诞节的苹果,动辄卖到十几块、几十块。如果“元旦”就是“圆旦”,我非常担心鸡蛋也会被装饰一新,坐地起价了!开个玩笑而已,不用当真。
旭日初升
2.“元旦”是新年第一天东升的太阳
1.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同“圆”。4.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中国朝代名:~代。~曲。6.姓。7.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查查“元”的字义,吓了一跳,小小的“元”字真不简单,身兼多职。元凶这种不去说他,元始天尊、元勋、元首、元帅、状元,哇!高大上啊!首屈一指、第一位的、第一流的呀!
元字的前世今生
“元”,甲骨文中,有的在人的头顶部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头、始之义,象征着混沌初开,万物之始。有的在人的头顶部位加两横(二,即上),表示上苍、宇宙。
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 “元,始也。”表示最初的意思。并逐渐引申出为首、主要、根本、元素等意义。
三清
道教有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认为,三位神尊,本同为一,都是道的化身,这有点像佛教里的三世佛。道教三清大殿中,元始天尊居中,道德天尊居右,灵宝天尊居左。
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也就是那个写下《道德经》的老子。有人很疑惑,为什么道教的创始人排在最后?这实在是因为元始天尊太过玄妙,神话里开天辟地的盘古,竟然是这位神尊的化身。因此,他又被尊称为“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位居三清之首。在《封神榜》里,元始天尊是姜子牙的师傅。
第一道阳光
“元”即“始”,“元始”并用,指的是最早的,最原初,第一的。
那么,“旦”是何意呢?“旦”,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新的一天
“元旦”合起来,显然是指新年第一次红日初升,即“首日”。元旦就是新年第一天。附带提一句,“元宵”,可以理解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旦不一定是一月一日
3.“元旦”不一定是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里,“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可见,5000多年前,元旦最开始并不是指一月一日。
在不同的朝代,“元旦”所指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夏朝是农历正月初一,商朝是农历十二月初一,周朝是农历十一月初一,秦朝规定农历十月初一日为元旦。
司马迁
汉武帝时,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正式确立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朝历法吻合。因此,“太初历”又被称为“夏历”,民间更喜欢称为“农历”或是“阴历”。
正月为元月,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一规定,沿用至清朝结束。因此,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各地方言里,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最普遍的称呼是“正月初一”。
农历元旦贴春联
古人非常看重元旦。朝堂有宴会,如曹植写的《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民间有仪式,就像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描写得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初,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推行国际通行的公历。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规定公历的一月一日为岁首,也就是“新年”,不过,仍然称为“元旦”。
当时的机关、学校以及洋行大商号,都在这一天放假庆祝。然而民间并不承认这个法定新年,街市上几乎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新中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新年新气象
当代,元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比如美国、英国、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都被确立为法定假日。然而,由于时区不同,“元旦”的日期并不相同。中国是世界上第十二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本文作者:马尾女孩爱红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