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康熙陵墓震惊!灵异事件野史趣闻

2018-11-06 14:03:28

在整个清东陵和清西陵中,康熙皇帝的景陵都有些奇特,而且也发生过至今都没有谜底的灵异事件。


为了说明1952年专家带枪进入陵墓的事情,我们必须先从景陵的灵异事件说起。景陵究竟发生过什么灵异事件呢?


康熙皇帝的陵墓选址有些蹊跷

答案就是火灾。按理说,帝王的陵墓应该建立在风水宝地,当时,帝王选择陵墓都会有专门的堪舆师进行调查。确实,东陵所在的河北遵化的确算得上是风水宝地,如果你们去遵化,也会发现,那里太适合做帝王陵墓了,周围的山都长得跟坟头一样,而且景色优美。

但是,奇怪的是,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他的陵墓风水似乎不太好。

康熙皇帝的景陵坐落在顺治皇帝的孝陵东边,康熙皇帝很重视孝,所以这个位置就仿佛他依靠在自己父亲身上一样。景陵的位置是由雍正所选,景字就是敬仰的意思。


遵化的长城和山

第一次火灾 为夺珠宝守陵人监守自盗

谁也没想到,到了晚清时期,景陵就不断出现火灾。

第一次是在光绪31年也就是1905年,景陵里面的隆恩殿起火。隆恩殿是供奉康熙及其后妃神牌的所在地。当时守陵的大臣,冒着生命危险,将神牌抢救了出来,但是里面的金银财宝被付之一炬。

这场大火非常蹊跷。我们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木建筑。所以,赶上打雷下雨,很容易被雷劈倒,紫禁城的乾清宫就曾多次遭受火灾。然而,隆恩殿着火的时候,天气晴朗,并无雷雨。

其次,火灾往往不是自然现象就是人为的,但大火都是地面开始蔓延。然而,景陵开始着火的地方竟然是大殿顶上。很多人就认为,清朝已经摇摇欲坠,这是上天的警示。

不过,根据学者的推测,这场大火应该是人为故意放的,其目的就是想抢走里面的金银珠宝。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慈禧太后曾经派了两个大臣调查此事,一个是赵尔巽,一个是铁良。他们到东陵调查之后,竟然给慈禧上奏折说是一场怪火,无从查考。


景陵地宫

那个时候,科学思想已经进入中国。铁良又是新派人士,还去过日本。怪火的鬼话他肯定不信。所以,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怕这事情继续调查下去,守陵人会狗急跳墙,作出更严重的事。

从棺材里喷火,至今没有谜底

第二次景陵大火,就要与1952年这件事有关了。

那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当时,局势混乱,日本人投降了,国民党军队还没有过来,造成管理的真空。当地农民张尽忠(名字很讽刺)和王绍义趁此机会,带着一批人打算盗掘景陵,其目的是要里面一个绝世珍宝——九龙杯。


九龙杯

根据高学仁在《我所知道的清东陵第二次大盗案》中所说,他们二人用炸药炸开了石门,拿着枪进入了地宫。

进来之后,他们发现地宫里面有一团黑色的液体。几个人吓得不行,以为跟秦始皇陵一样,布满是水银,其实不过是渗入的地下水。这群人在地宫里面的六口棺材中(五个是康熙的后妃)最大的,用斧头劈开。但根本劈不开,只好找了个锯把它弄开。

正拉着,突然!棺材里面开始喷火。这些人吓得赶紧后退,后来火没了。然而,当他们再去锯,又继续喷火,烧死了两个人。

不过,最后,景陵的金银财宝还是被他们盗走了。但是,怪火事件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怪火事件,至今都还是一个谜。

带枪下地宫 有可能受传说影响

1952年景陵再次遭遇大火,只不过这次烧的不是宫殿,而是康熙皇帝的“圣德神功碑”,记录康熙皇帝一生的文治武功。

这次火灾之后两个月,国家成立了清东陵文保所。为了调查景陵的情况,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决定下到地宫里面一看究竟。但是,大家都比较害怕流传的传说,尤其是喷出的怪火。


所以,工作人员都是带着枪进入。然而,由于里面地下水沉积过多,时间太长,气味难闻。因此,工作人员下去了短短一会,又全部返回。不过,后来清东陵文保所还是对地宫进行了清理和修缮,并关闭了大门。

由此,就有了题目上的这种传说。

本文作者:莱茵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