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国变,崇祯帝吊死煤山,可他为什么不让太子去南京监国呢?你是崇祯你会怎么办?野史趣闻

2018-11-04 18:37:00

1644年,甲申国变,如果崇祯让三个儿子南渡金陵,大明国名正言顺地延续几十年甚至如南宋一样苟延上百年根本没有问题,那么崇祯为什么不让太子去南京监国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644年正月初一,明朝帝都北京城出现异象-黑色大风霾,飞沙走石,不见天日。

算卦的人说:风从乾起,主暴兵至,城破。如此不祥之兆,开启了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份。

二月二十二日,大顺军攻占了山西北部一处不起眼的关隘——宁武关。虽然获胜,但是李自成在这里挫了锐气,军队损失很大。于是李自成决定回西安,就在这时,军事重镇大同总兵姜瓖送来降书,李自成大喜过望。率军直到大同,一路沿途拷掠大家,已做军饷。大同陷落,闯军从此如若无人之境,很快横扫这个山西。下一步就是京师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消息传回北京,朝野震动。大明已经危如累卵了!

三月初一崇祯召集廷议,想让太子去南京监国。这时候已经为数不多的帝党李邦华,公开启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住明廷,「使东宫南迁监国,择忠爱之臣辅之」,让崇祯留在北京死社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实际在正月的时候,崇祯还召开过一次会议,商量迁都的事,崇祯还放下身段,特意去找内阁首辅陈演,请他别捣乱,意思是让他做个好头,手下的官员们这回别反对朕,没想到陈演根本不鸟他。结果第二天,大臣们还是一致反对。

李邦华提案之后,东林党人,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跳了出来,驳斥李邦华是歪理邪说,扰乱国本。

李邦华的学生李明睿,就说咱们要为国想想啊,要不干脆让皇上亲自南迁,为大明国续命。

结果,光时亨愈发来劲了,破口大骂说这时候了你竟然想忽悠皇上逃跑?你是想搞一出唐肃宗的故事吗?

此话一出,帝党人员只好哑口无言,他们齐刷刷的把目光扫向崇祯帝,希望老大说话。结果崇祯不肯承担责任的毛病又犯了,一气之下,把锅甩给李明睿和李邦华,说你们净说些什么歪风邪气,本来国君就是要死社稷的,朕怎么可能跑?你们这些大臣都是废物,国难之际,也没人能够替朕分忧。就这样吧,你们都滚吧。

等到后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帝才让人想送三个儿子去金陵,结果为时已晚。三个儿子被人出卖,全部被杀。

崇祯在煤山上吊,临死前痛苦而悲愤地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和“文臣个个可杀!”!

如果你是崇祯帝,你怎么解决这危局?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右上方关注我。

本文系原创,禁止私自商业转载。

本文作者:脑洞局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