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的掘墓人——赵高野史趣闻

2018-11-04 17:01:38

赵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曾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赵高是沙丘之谋的主谋,也是毁灭秦帝国的关键人物。对于赵高的身份,千百年来人们知之甚少而曲解甚多。尤其是东汉以后,赵高被丑化为宦阉,其家族兄弟也被丑化为宦阉,这种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隐宫”一词是后世史学家认为赵高是宦阉的一条材料。为《史记》作注解的史学家由此借题发挥,将“隐宫”解释为遭受宫刑,并衍生认为其兄弟也同样遭受了宫刑,谎话越编越大,一直以讹传讹地到了唐朝正式定性赵高为宦阉。然而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认为,“隐宫”一词是“隐官”的误写,其意思是因犯罪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也用来代指刑满人员,并没有遭受宫刑的意思。

赵,是赵国王族的姓氏。战国时代,天下合纵连横,各国相互之间结盟缔约,通过互换人质来巩固关系。被交换的人质大多都是不受宠爱的子嗣。赵高的祖上,大概就是属于不得宠的子嗣之一,由赵入秦为质,在秦国娶妻生子,并逐渐沦落为平民。

赵高大概于秦昭王五十一年生于秦国首都咸阳。曾经,秦始皇的父亲异人作为人质由秦如赵,娶赵人为妻,秦始皇生于赵都邯郸,后来秦始皇毁灭了赵国;赵高的祖上作为人质由赵入秦,娶秦人为妻,赵高生于秦都咸阳,后来毁灭了秦国。两人就如同命中注定般做了个命运的交接。

本文作者:似酒似卿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