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问皇位应该传给儿子还是弟弟?赵普说儿子,潘美一言不发野史趣闻
导语: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皇帝,通过几年的统一战争,结束了从唐朝末年开始的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大一统的局面。在这期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宰相赵普全都出力不小。
宋太祖赵匡胤
赵普是北宋初年的著名宰相,很多影响宋朝300年国运的政策、方针都是他主持制定的。赵普能够在赵匡胤、赵光义两人当皇帝时,都身居宰相要职,与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是离不开的。赵普处事非常圆滑,在朝廷工作可谓是如鱼得水,不仅深得宋太祖、宋太宗的信任,就连杜太后都十分信任他。
当年杜太后病危,将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交到床前交代后事。本来涉及到皇室的机密,外人是不能掺和,也不敢掺和,但是这个赵普却是个例外,杜太后将他也叫到了现场。
宰相赵普
杜太后希望赵匡胤到时传位的话,要传给兄弟,不要传给儿子。就是赵匡胤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传给赵廷美,赵廷美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赵德芳。而宰相赵普作为见证人,将内容全部记录下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
后来,赵匡胤离奇驾崩,弟弟赵光义顺利当上了皇帝。可是赵光义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有点不厚道了,他一心想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弟弟赵廷美。只能找赵普商量,或者说试探下赵普的态度,因为毕竟他曾经是见证人。这时赵普圆滑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叫来赵普,试探的问道:“爱卿,你觉得这皇位该传给儿子还是传给兄弟呢?”赵普听到皇上这么问,心里就清楚了太宗想将皇位传给儿子。为了讨好皇上,赵普抛弃了当年在杜太后面前许下的诺言。平静地对宋太宗说出四个字:“一误再误”。意思就是不能屡犯同样的错误。宋太宗立马明白其中的意思,心中大悦,对传位的人选已经有数了。不过也有史料记载说赵普跟赵廷美有矛盾,所以赵普才会如此说。
有史料记载,当时这个问题宋太宗也曾问过大将潘美,但潘美只是沉默不语。潘美的意思很明显,既然皇上当年继承太祖皇位,向天下公布了“金匮之盟”的内容,理应遵守,传皇位与赵廷美,赵廷美在传皇位于太祖后人,这样皇帝世系才会回到太祖一支。
可怜了赵廷美,本来以为皇位将来是自己的,没想到哥哥赵光义、赵普都不是厚道的人。后来赵廷美也被宋太宗贬官,之后忧郁而死。《宋史》中评价赵普:““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
本文作者:国史讲官(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