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祸害极重,却没有让唐朝直接灭亡野史趣闻

2018-11-04 16:08:46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中非重要的一个事件,对于研究唐朝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天宝14年,安禄山打出铲除奸邪的口号起兵发动了这场战乱,一直持续了八年的时间,对整个唐朝的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尤其是对社会最底层的人伤害更高。

正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一个繁荣的朝代开始走下坡路,再也没有回到以前的状态,但是为何安史之乱只让唐朝开始衰退,却没有让唐朝立即灭亡呢?主要在于这三个方面。

1、整个唐朝的政治性质没有发生直接的改变

安禄山发起叛乱战争,与朝代更替的起义战争不同,他并不是以推翻唐朝的统治为目的的,而是打着为国分忧的旗号,要讨伐杨国忠等奸臣。另外安禄山的实力范围之外依然有不少的节度使是站在皇帝一方面的,也投入了众多的兵力还与之对抗。最后即便是发生了马嵬坡兵变的时候,也仅仅是只杀掉了杨国忠和杨贵妃,但并没有杀掉玄宗皇帝,并且还拥立当时的太子为帝,说明整个官僚集团也并没有整体要改朝换代的思想。

2、整个朝廷的经济支撑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

安史之乱影响的地区主要是北方的部分地区,而南方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很大,并且南方依然在唐朝的掌控之中。自古江南就是富庶之地,所以南方也就成为安史之乱后唐朝重要的经历来源,在加上后来继任的皇帝做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这些原因也让唐朝能够继续的生存下去。

3、军事上的改革

战乱爆发前,唐朝军事上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节度使掌权地方,可以说节度使就是自己地盘上的王,另外除了节度使之外,朝廷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这就导致一方面是地方和中央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另外中央和地方还共同面临着外部的敌人,不同的环境下就使得中央和地方保持了既有共同利益也有较深矛盾的关系。另外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地方也对中央的实力有一定的忌惮,在这种背景之下,唐朝组建了自己的神策军,并且涌现出一批相对有能力的军事领导,所以军事实力得以逐步的恢复,这支部队可以说是中央朝廷的嫡系部队。

但是这样的军事力量并没有给唐代带来直接削藩的力量,所以德宗的时候,遭到了严重的反抗,并仓皇出逃,到了宪宗的时候,因为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壮大,才完成这一任务,无奈宪宗这一中兴之主遭到了太监的暗杀,之后唐朝的几代君王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虽然最后唐朝也没有改变历史的洪流,逐步的走向灭亡,但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唐朝在经历了这次浩劫之后仍然存活了160多年。

原创作者:提伯斯,严禁抄袭,抄袭必究。

本文作者:最全国外儿童玩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