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有多无耻?原著这一回他就该死了,水浒传在这一回就该完结了野史趣闻
但凡读过《水浒传》原著的朋友都一定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表面上看上去一条心的梁山好汉,其实并没有表面那么和谐,即便是嘴上以兄弟相称,其实也难以掩盖,梁山好汉之中有太多互相仇视的人,就以扈三娘来说,她全家都让李逵杀了,宋江还让她嫁给丑八怪王英;又如朱仝,李逵杀了小衙内,斩断朱仝退路,他对李逵也是恨之入骨,但最终还是无奈上山。其实这一切的无奈都是梁山的头目宋江造成的,若他早点死了,就没这么多破事了,那么原著中,宋江最接近死亡的是什么时候呢?其实在原著的第四十四回,《水浒传》的故事就可以提前结束了,只怪对手太窝囊,没敢对宋江下手。

(扈三娘剧照)
宋江是个怎样的人?其江湖人称“及时雨”,又称“呼保义”,无论是哪一种外号,都将他包装成一个重情义的人,事实上是如此吗?其实咱们不用说那些大道理,就看他是如何对自己身边最忠心的人就能看出他的为人了,你以为是要说他毒死李逵那事吗?那时候梁山大势已去了,他毒死李逵一定程度上真算是为他好,那谈不上可耻,真正可耻的事情发生在原著的第四十四回。

(李逵、宋江、花荣剧照)
在这一回中,李逵乃是在沂岭失去了老母亲,十分伤心,便向几位哥哥诉说了来龙去脉,原著道:“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原著用的就是“诉说”一词,可见此时的李逵的确是十分伤心,需要一个倾诉的人的,然而原著中的下一句画风一转:“众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两个活虎,正宜作庆。’众多好汉大喜,便教杀羊宰马,做筵席庆贺两个新到头领。”这一幕让人看得可真是气得咬牙切齿,不仅仅因为宋江的无耻,也因为李逵的窝囊。

(宋江、晁盖剧照)
试想一下,一个刚失去了母亲的人,在他向别人诉说内心的痛苦之时,换来的是几声哈哈大笑,那人该是什么心情?即便再好的朋友,只怕也要当场翻脸吧?再说了,李逵一向尊宋江为大哥,他母亲也应该被宋江尊为母亲不是吗?哪有丧母后大笑之理?所以蠢哥说《水浒传》在这一回就该完结了,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的。

(李逵剧照)
其一,宋江既然是以聚义为由将这些所谓的“好汉”们聚在一起“替天行道”,他这一笑,是否将自己虚伪的形象暴露无遗?这还有何情义可言?《水浒传》中义字当头,为首的宋江都失了义,这故事还有继续发展的必要吗?其二,照李逵的性格,他就是个滥杀无辜的畜生,杀红了眼后甚至砍了扈三娘全家,他听到宋江等人的笑声,应该怒火攻心,一斧头将宋江劈死才对,他也应该要看清眼前这个大哥伪善的面目,宋江一死,这《水浒传》的故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然而李逵不敢,他从来都是个吃软怕硬的窝囊废,当时大厅内不仅有个与他不相上下的李云,还有托塔天王晁盖,他若动武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只能认怂,他吃软怕硬这事在他后来遇上韩伯龙和焦挺时的态度也能看出,他偷袭死韩伯龙,又想杀焦挺,结果没打过,认怂了。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剧照)
说白了,《水浒传》中的故事自这一回后就已经变味了,也注定了这帮“好汉”难成大事,根本没有义,又谈什么聚义呢?宋江无耻至极该死,李逵吃软怕硬,也同样该死,他们的结局并不令人意外。
本文作者:蠢哥哥聊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