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相关领导人的责任划分报告野史趣闻
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为后来侵略中国奠定了条件。如果当年清朝政府要追究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责任,应该是这样子划分的:
李鸿章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50%
指挥失误和局势判断失误
1882年朝鲜发生内乱,日本人和清朝同时出兵帮助朝鲜平息内乱,可是日本出兵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那就是通过占领朝鲜作为跳板来窥伺中国,李鸿章心知肚明,于是就和手下的水师约法三章,不能先开第一枪,和日本发生冲突要日本人开第一枪,这样子就占理,殊不知道日本人最喜欢偷袭,九一八事变 珍珠港事变都是日本人率先偷袭。结果就是日本突然发动偷袭,结果把北洋水师的运兵船给击沉了,死伤了八百多人。于是李鸿章到国际上说理,结果各国都怂恿日本人进攻清政府好分一块肥肉。更要命的是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将北洋水师拉回了渤海湾的海军基地,其实如果当时和日本在朝鲜海峡干上一仗,胜负未知。而且日本舰队属于跨海作战,战线比较长,如果截断它的补给线,日军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就算不打对峙上一个月日本的国库也撑不住,日本当时用于海军作战只有一个月物资。结果把水师全部拉回去,等着别人来打,一下子战略局势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是李鸿章的问题赖不着别人。
翁同龢负有间接领导责任—30%
扣押海军建设的费用
我们知道建设海军那是想当的花钱,日本人当年为了建设海军花上了国库一半的银子,翁同龢是清朝廷的户部大臣,但是为了对付李鸿章(朝廷党争),扣押本来用于海军建设的费用,居然在六年没有给李鸿章的海军拨一分钱结果导致: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而且李鸿章多次讨要都没有拿到海军经费。李鸿章为何不能和日本一战就是因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情,没有炮弹怎么打,所以这个翁同龢是欺君误国 。
慈溪太后和光绪皇帝各负有间接责任——20%
光绪皇帝:用人不明用翁同龢扣押海军经费 间接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在1894年的六十寿诞,将海军建设费用挪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本来这一批费用是李鸿章用来购买当时最强的战舰吉野号,结果因为费用不够,被日本人抢先买了,这个吉野号当时可是让北洋水师吃了大亏。
所以综上所述:李鸿章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应负50%,翁同龢负有间接领导责任—应负30%,慈溪太后和光绪皇帝各负有间接责任——应负20%
本文作者:能够被阅读是一种快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