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号称东亚第一世界第九,为何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野史趣闻

2018-11-04 15:05:31

中国的历史走到了清朝末期,迎来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清末时局图

中国周围,列强环绕,狼视鹰顾,恨不得吞了中国这块肥肉。

清朝末期,列强经过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军事经济实力已经无比强大,而此时的清朝在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浑然不知一把把铮亮的屠刀已经搁在了脖子上。

洋务运动之志士仁人

在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后,1861年,清朝这头腐烂到骨子里的巨兽终于开始警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了一系列的变法图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北洋水师官兵

而建立于1888年的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一支近现代化海军舰队,是清朝建立的最强最大的海军舰队,主要的军舰25艘,辅助军舰50艘,舰队官兵近4000人,驻守与山东威海卫。

北洋水师的实力曾号称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力压同时期的日本舰队。

然而,北洋水师却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清朝也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的实力明明曾经领先日本一大截,为何在几年后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知,战争的胜败并不单单决定于军队的数量、强弱以及器械的先进程度,更何况,在当时,北洋水师的舰艇、设备等等已经在几年的时间中落后于日本了。

北洋水师的战败可归于以下几点。

1.军费的削减

北洋水师在建立初期,单是“定远”、“镇远”、“致远”等主力战舰就花费了八百多万两白银,加上辅助军舰,枪械、基地等的建设,总共花费两千多万两白银,每年的军费近400万两白银,使北洋水师一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海军。

然而,到了1891年,目光短浅的清廷,就不继续在海军上投入资金了,严禁北洋水师添置新的战舰、火炮等,把钱拿去吃饭,过生日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

军费的削减使得北洋水师战舰燃料不足、设备老化得不到维修和更新、战舰不能增加、枪械火炮等得不到添置更新,战力一步步下降。

而那几年,刚好是各国海军大力发展海军的几年。日本正式在这几年里大力发展海军,举国之力发展海军,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北洋水师的战舰、武器已经落后日本一代了。

2.腐败和党派的斗争

北洋水师毕竟不算现代军队,存在着晚清落后的制度和习气,军队的训练、士气等都存在着问题。军队内部的矛盾突出,福建军官和丁汝昌明争暗斗,互不相服。且海军和北洋陆军之间的关系也很不融洽。在甲午战争时,指挥混乱,互不相救,导致北洋水师与北洋陆军都全军覆没。

邓世昌

李鸿章

丁汝昌

3.战略上的失败

水师内部的斗争和腐败导致了各个派系各自为战,没有制定战略计划,相反,日本海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4.没有援军

甲午海战之时,北洋水师孤军奋战。由于与陆军关系不佳,且通信指挥系统问题重重,导致情报信息的不通畅,虽然李鸿章几度奔波,陆军却没有增援。

不仅陆军没有增援,其余三支海军也未曾增援。

战斗期间,清廷还在互相斗争、指责,光绪帝竟然还下令诛杀战死的丁汝昌。而至于如何增派援军,则没有人关心。

本文作者:古今笑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