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左宗棠逝世百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如何?第四代名人辈出野史趣闻
百年过后,左宗棠之名仍旧响彻人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是虎门硝烟大将林则徐赠予他的一句对联,而在之后的日子,左宗棠也时时刻刻谨记着这一句话,用切实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之心。不管是平定太平天国还是剿灭陕甘与收复新疆,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国家贡献,只可惜的是晚清的衰败与软弱使各国不断践踏我国的尊严,最终使他在无法将敌人赶出国家的愤恨中吐血而亡。

一代爱国大臣逝去,令人无限惋惜,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左宗棠的爱国精神也传递到了其子子孙孙上。左宗棠去世的时候他的第十个孙子已经出生,不过他的后代与他不同,不再拼搏于沙场与官场,而是更多的将爱国精神注入到救人与科研教育上,而这一现象与左宗棠的教育息息相关。“读书不为科名”是左宗棠留给后代的一句话,当朝为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与人民的富足,绝不可为了自己的利与名。

为此左宗棠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家规,比如必须做个正直有用的人,要待人有礼不可染上恶习,不可贪玩荒废学业等等,一旦被发现违背了其中任意一条,必定会被左宗棠施行家规。在这种严谨的教育下,其子孙大部分都是有着和他一样优秀品质的人才,左宗棠有一个很疼爱的孙子,因为交友不慎走上了歪路,这个孙子在朋友的诱导下抽上了大烟,后来被左宗棠知道了这件事,大怒之下的左宗棠决定大义灭亲,清理门户,要将亲孙子压上处刑台,斩首示众,在众人的求情下才肯绕过一命,可见左宗棠对子女的要求有多严厉。

从第四代开始,左宗棠的子孙中就开始出现了很多名医。例如他的曾孙左景鉴是中国外科“四把刀”之一,他的医术极其精湛,曾为许多老领导做过手术,同时他也是一个医德很高的人,不管是平民还是高官,只要找到他,他都会一视同仁,做好每一场手术。另一个曾孙左景伊是个科研人才,在中国工程院任职,他发现的左氏定律一直在行业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六代后人左坚则是著名的生物学家。

当左宗棠的子孙已经历经了七代人以后,当国家大官仍然基本没有,出名的也寥寥无几,现在众人了解的多一些的只有其四子孝同,他曾担任江苏提法使,还有第五代孙女左焕琛,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他的后代们虽没有像他一样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国家人民服务,一直秉持着他所定下的家训,将左家家风发扬光大,左宗棠泉下有知也应该欣慰了吧。
文/王渰
本文作者:胡大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