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为什么要刺杀摄政王载沣野史趣闻
汪精卫为什么要刺杀摄政王载沣
一个人能够有一件事情被后世所记住,已经算是一个历史名人了。而对于汪精卫来讲,他的四件事情被后世所铭记,其中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这件事情当时也是非常轰动的一件大事。关于汪精卫刺杀摄政王的故事,在民间却有着不同的版本,现在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此次壮举吧。
汪精卫
在孙中山和同盟会的领导下,反清革命已经发动过好多次起义,但是却没有真正推翻旧王朝,大批的革命志士都倒在了革命的血泊里。同盟会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维新派的冷嘲热讽是非常有伤害力的,其中要数梁启超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梁启超反对革命,他在一篇文章山批判革命党的领袖,说他们是“远距离革命家”,意思就是煽动说让别人去送死,那些领袖却好端端地活着,一次次起义,死了那么多人,自己却毫发无伤。这个批判非常致命,一时间很多海外的华人开始了批判革命党领袖的热潮。
汪精卫为了用实际行动来回击这些评论,于是他决定去北京刺杀高管,来证明革命领袖并不是他们所说贪生怕死的人,让其他人重拾信心。对于汪精卫去当刺客,同盟会里面的人都表示不同意,孙中山也不支持,但是汪精卫却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
汪精卫最开始刺杀的目标是摄政王弟弟,但是后来因为朝廷搞了一个廉政运动,因此刺杀也被迫终止。之后,汪精卫决定刺杀摄政王,将炸弹埋在了摄政王每天必经的银淀桥下,可惜还是被别人发现,汪精卫刺杀摄政王的行动受到了阻碍。
汪精卫夫人陈璧君是民国八大丑女之一吗
陈璧君,字冰如,民国时期的政客,原来的祖籍在广东。陈璧君出生在马来西亚,是一个富商的女儿,同时也是汪精卫的夫人。抗战期间,陈璧君跟随丈夫汪精卫叛国投日,沦为汉奸。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陈璧君被抓,之后死在了牢狱中。
陈璧君
汪精卫夫人陈璧君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她从小对政治也是非常感兴趣。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建立的同盟会分会中,陈璧君成为了同盟会年级最轻的成员。陈璧君在读女校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汪精卫写的文章,她非常钦佩作者的洞察力,于是对这个作者产生好奇心。陈璧君在吴世荣的家中第一次见到汪精卫就被他吸引了,没过多久她就写了一封求爱信,但是却遭到了拒绝。
陈璧君并没有气馁,后来她又以留学为借口,一路跟随汪精卫到了日本。来到日本之后,听说同盟会为经费发愁,陈璧君将自己的钱都捐了出来。在听到汪精卫他们要暗杀清政要员的时候,陈璧君非常兴奋,主动要求参加,汪精卫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陈璧君的坚持最终还是勉强答应。
刺杀未遂,汪精卫被捕后,陈璧君心急如焚,想方设法进行营救。有一次,陈璧君买通了狱卒,送了十枚鸡蛋给汪精卫,其中一个鸡蛋里藏着一封信,汪精卫看到信后非常感动。在之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放了汪精卫。陈璧君赶到了上海,两人在上海举行了婚礼,陈璧君成为了汪精卫的夫人。
南京汪精卫公馆旧址怎么样
汪精卫公馆的旧址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38号,与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的旧址非常相近,汪精卫公馆同时也是他在担任“中华民国国名政府”主席的时候所居住过的别墅。
汪精卫
汪精卫公馆原先是汉奸褚民谊的官邸,褚民谊的妻子是陈璧君母亲的养女,因此他的妻子跟汪精卫的妻子算是姐妹的关系。褚民谊在汪精卫的提拔之下,在抗战的前期担任的是行政院的秘书长的职位,在投敌直呼,又担任了汪精卫政府的行政院的副院长等职位。褚民谊为了显示自己的知恩图报,于是将自己的府邸赠给了汪精卫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汪精卫公馆建成于1936年,面积非常大,多达1500平方米左右,里面有楼房、平房和车库等等。公馆的外形富丽堂皇,非常吸引别人的注意。汪精卫深知自己叛国投敌得罪了很多国人,深怕自己遭到暗算,所以他每次出入都会有很多保镖跟随。公馆的庭院比较小,铁门经常是紧闭着的,在公馆的四周也有很多人进行放哨,周边的防范非常严格。在主楼的第一层是办公室和会客厅,二楼有很大的一个会议厅,旁边是卧室,三楼就都是卧室了。公馆内的设施非常完善,陈列也极其讲究,汪精卫夫妇在这里也居住了好几年。
汪精卫公馆除了是他们夫妇的住所之外,还是汉奸聚集的地方。褚民谊、周佛海等汉奸常常出入公馆,秘密进行商讨,甚至那些日本官员也会经常出入公馆。
汉奸汪精卫最后的结局如何
汪精卫的结局既不是死在战场上,也不是被人所杀,而是死在了病床上。1944年的元旦,汪精卫因为感到身体不舒适,他的私人医生也没有查出病情的原因,汪精卫开始不能走路。之后,汪精卫乘专机区日本看病,在日本进行治疗。
汪精卫
当时的日本正在遭受美国的轰炸,汪精卫所在的地方也不例外。为此,日本还为汪精卫建造了防空壕,特点调集了全日本一流的医生。在日本医生给汪精卫进行手术后,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没几天又出现了恶化。汪精卫也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在病床上口述了自己的一篇叫做《最后的心情》的文章。虽然那时的日本并没有进行投降,但汪精卫已经预感到了日本即将失败,汪精卫在口述中对自己投降于日本进行辩解,说自己的“自毁人格”其实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安全,让中国对抗日有喘息的机会。
1944年11月9日,因为受到美军的轰炸,医院不得以将汪精卫转移到了室外。由于当时天气非常寒冷,防空壕也没有什么暖气,汪精卫还一直高烧不退。等到10号的下午4点多时,汪精卫最终停止了呼吸。
在汪精卫死后,他的尸体被运回了南京,家人为他举行了葬礼,他的坟墓位于梅花山的山上。据传汪精卫的坟墓是根据中山陵进行建造的。在还没有完全建造好,日本就宣布了投降,汪精卫的陵墓也就存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本文作者:历史有点意思(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