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爆发 (10-6)中华民国1911~1949野史趣闻
作者:三思
中国政治上的混乱局面,迫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加快脚步寻求新的出路。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短暂的发展,使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辛亥革命后的共和思想已是大势所趋,不可憾动。张勋五千辫子兵的又一次复辟帝制只是小丑跳梁。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两人互不买帐,谁也不服谁。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府院之争”。
国家一片混乱,毫无制度可言。没有了袁世凯的北洋军也分裂为直系冯国璋、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三大派,北洋诸将一个个粉墨登场,三派军阀一直混战不止,中华大地战火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中国自被西方列强打开大门后,就被动地经历着撞击带来的剧痛。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集中国文化和世界思潮之大成,对科学主义迎头赶上,对民族主张心理建设。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介绍西方文艺、哲学,经济,了解西方文化,却对中国本土社会认识不清。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愚昧是产生专制的唯一土壤。在中国思想史上,1898年和1919年通常被认为是与儒家文化价值观决裂的两个分水岭。1898年的“改良运动”,是一部分接近皇帝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制度变革上的一次尝试。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着彻底的‘新文化”思想运动,也被看成是对传统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一种冲击。
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而被无情蔑视的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的浪潮来自于中国新近现代化的学生和工人阶级。除了反对帝国主义之外,它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清除过去中国封建遗留物的科学和民主的新文化。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已明显地从对传统价值核心的怀疑,转向对它的彻底否定。
比如因为胡适的倡导白话文,1922年北洋政府下令中小学教科书开始采用白话文,这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我们今天阅读古籍非常困难。
所以话说回来,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轮回,百年前我们否定旧文化,百年后我们又掀起了国学热。文化的新旧并没有谁对谁错,一切都由时代说了算。
五四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目的全都达到了,所以五四运动堪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成功且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次爱国运动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由李大钊、陈独秀领导。两位也是中国共产党是创始人。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本文作者:承渡5000(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