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小吃,缘何让明朝正德皇帝日思夜想野史趣闻
2016年,美国商业内幕网评选出了“中国十大美食”,杭州的传统小吃“龙须酥”位列其中。
“龙须酥”是一种糕点,最早的名字叫“银丝糖”。据说,它出名是沾了明朝正德皇帝的光。

龙须酥
相传,明朝正德皇帝有一次微服出宫,到临安(今浙江杭州)游玩,遍尝美食,但都不合他的胃口,于是问身边太监:“这天下美食,不论海鲜河鲜、飞禽走兽,还是那些糕点,虽然各有独特口味,但是都没有被我记住。”
这时,正德皇帝身边一个机灵的太监凑上前去说道:“禀皇上,小人曾在这市面上吃过一种糖,根根分明,细若发丝,一根绣花针的针鼻,可以同时穿过十多根,老百姓称之为‘银丝糖’。”。
正德皇帝听后十分好奇,招呼小太监引路,一同来到卖“银丝糖”的小摊前,只见摊主正在用麦芽糖、芝麻,糯米粉制作“银丝糖”。
只见摊主把白色的呈结晶状的麦芽糖倒在干净的小盆里,浮在锅中的热水上,让其受热慢慢变软。
然后将变软的麦芽糖取出,放在案子上像和面一样反复揉,最后再搓成细条。在细条上沾上糯米粉,将两头重合,扭成麻花状后,把它拉长。再沾上糯米粉,将两头重合,扭成麻花状后继续往长拉。就这样反复扭拉多次,麦芽糖条就被拉成丝状了。

趁热将麦芽糖反复拉伸
然后在麦芽糖丝上撒上糯米粉,把糖丝卷起来,“银丝糖”就做成了。
正德皇帝被摊主娴熟精湛的手艺深深吸引,又趁热尝了“银丝糖”之后,大为赞赏。身边的小太监趁机说道,这“银丝糖”撒上糯米粉微微泛黄,细若龙须,倒不如叫“龙须糖”。正德皇帝听后龙颜大悦,但为了不暴露身价,当场没有表态。而是在返回宫中的路上才对小太监说:“这个名字好,正合朕意。以后就叫它‘龙须糖’。”
回到宫中,正德皇帝对“龙须糖”日思夜想,于是命宫中总管把“龙须糖”的摊主请到宫中,把这种糕点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御厨。

制作“龙须酥”
不久,在一次宫中盛宴上,正德皇帝让众位大臣品尝“龙须糖”,众人惊叹,普天之下居然还有如此巧夺天工的美食。自此以后,“龙须糖”成了皇家糕点。
那位售卖“龙须糖”的摊主,也每日挂着正德皇帝御赐的“龙须糖”幌子,售卖“龙须糖”,生意大火。
相传,到了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设满汉全席,宴请文武百官。当御厨现场制作“龙须糖”时,雍正皇帝见其手法娴熟,似游龙舞凤,手中糖丝雪白、纤细,如祥龙之须,遂龙颜大悦,赏赐众嫔妃臣子,并特封此糖为“龙须酥”,自此,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
时至今日,“龙须酥”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售卖,几乎都是由小麦精粉、麦芽糖等原料精制而成,具有色泽乳白、细丝万缕、层次清晰、营养丰富、入口即松、回味甘甜等特点。

如今,在杭州,会制作“龙须酥”的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
但是,对于杭州人来说,“龙须酥”还是杭州的最正宗,味道最棒。
本文作者:中华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