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悍将吴三桂——你所不知道的吴三桂的另一面野史趣闻

2018-11-03 09:37:43

红酒原创不易,请点击右侧的“关注”支持一下,谢谢!

本人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凡本人作品不经同意不得转载。

吴三桂这个名字,想来大家都是熟悉的。他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美女陈圆圆联合大清的皇太极把李自成给灭了。之后,他又干掉了以前老板的继任者明朝“南朝”的皇帝。这几件事让吴三桂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当然,也不断有人替他鸣不平。但红酒今天不想和大家探讨吴三桂反叛时的心态和是非对错,而是要说说,吴三桂的另一种特质,实际上,这种特质几乎伴随和影响了吴三桂的一生,那就是吴三桂另类的悍将本色,为什么说吴三桂是一位“另类”的悍将呢?下面,红酒就给大家说上一说。

吴三桂生于万历40年(公元1612年),出身于武将世家的他不到二十岁就中了武举人,然后以武举人的身份随父亲吴襄从军于关外,开始了武将的生涯,归属袁崇焕指挥,史书上说。吴三桂“憨而好勇,袁爱之。”意思就是说,年轻时的吴三桂非常憨厚而又很勇敢,这样的性格得到了主帅袁崇焕的赏识。要知道,得到主帅的青睐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袁崇焕手下的大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勇冠三军的战将更是数不胜数,吴三桂能以“勇”来获得袁帅的欢心,真不是一般的人物。于是,吴三桂的升迁也是极快,崇祯8年,吴三桂23岁时,被提为前锋参将;崇祯11年,26岁时,升为前锋副将(相当于副总兵),崇祯12年,吴三桂27岁时,已经是宁远团练总兵(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的身份了。

光说吴三桂“勇”好像还不足以证明其“悍将”的本色,下面举个具体的列子。崇祯13年,吴三桂28岁,明军在今辽宁锦县的夹马山一带与清军遭遇,由于事发偶然,明前军被清军击溃。正在这紧要关头,身为团练总兵(新兵总指挥)的吴三桂摇枪呐喊向着清军马队冲去,后面的部将,护卫,普通士兵,一见司令员上了,立即纷纷冲锋。清军击溃了明军前锋,正待继续突进,忽然看见一群杀气腾腾的兵将冲突进来,只得迎击。这一战,吴三桂大出风头,史书上说,他“亲斩敌首九级,内有头目一人。”更重要的是,由于吴三桂率领后备军的奋战,使得已被击溃的明军大队得以集结重整。激战至夜,清军不能胜,退走。这是明军在野战中少有的未被清军击败的战例,吴三桂一战成名,被列为头功。

吴三桂勇则勇矣,另类在哪里呢?那就是在明朝关外被清军,败,数败,大败之的日子里,无数明军将领纷纷向皇太极投诚之时,唯有吴三桂同志不为所动,坚守岗位。崇祯16年,锦州至山海关一线,已经仅剩宁远一座孤城在明军手里了。虽然皇太极并没有向宁远进攻,可是宁远已经完完全全的陷入的清军的包围。于是城内人心惶惶,逃亡降清的不计其数,到了崇祯16年的12月,就连守备大将孙友白都向清军投诚,并受到了优待。在这样的时刻,吴三桂非但没有一丝逃走的念头,反而将在关内的亲属都接进了宁远,以示与宁远共存亡。被吴三桂的行为所感动,宁远士气重振,虽陷重围,而兵民无惧。

虽然吴三桂最终成了一个背叛者,但在他之前守卫明朝边疆的功绩和不屈的精神不能抹杀。然而,就像朱熹老先生说的那样,吴三桂“立志不坚,终不济事。”不知他第一次向皇太极下跪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自己立志与宁远城共生死的时刻,他,流泪了吗?

欢迎关注“红酒说历史”,每日原创,带给你新奇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本文作者:红酒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