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投降是韬晦之计吗?野史趣闻
2018-11-03 09:33:34
在中国历史上, 吴三桂降清已成为一桩疑案。吴三桂有没有降清?吴三桂为什么降清?一般的观点认为,吴三桂确曾投降清朝。但他投降清朝的原因是什么?明朝灭亡后,有三股较强势力,吴三桂、农民军和清王朝。吴力量最弱, 无法与它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他必须要与一方联合才能存在下去。由于其父被农民军扣押,爱妾被抢,吴三桂为报仇,只得选择投降清朝的道路, 其实他是心有不甘的。
近来, 有的学者对吴三桂降清的心理仔细加以分析, 最终得出结论说:吴三桂投降是韬晦之计。果真如此吗?持此论者的理由是:吴三桂暗中积蓄实力以反清复明, 也可证明其未降。首先他招揽人才,广结党羽,“阴养天下骁健, 收召荆楚奇才”。 其次他积蓄藩本, 训练士卒, 为将来之军需“殖货财”。 他向清人请地、 请优恤,为部将请赏。其时, 吴三桂军屯兵宁、 锦、 中右、 中后、中前、前屯等地。
但“三桂以给田多硗薄,清益。更为所属将校何进忠、郭云龙、吴国贵、高得捷竿百二十余人清也职……” 清廷全部满足了他的请求。顺治三年,吴三桂奉诏入京觐见时, 清廷在赏赐之余,“加赐平西王马十匹, 银二万两,以其迁移劳众故也”。
但是仔细分析上述理由, 就会发现有许多值得怀疑之处。如果不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人,他的投降仅是为了韬 光 养 晦 的 话 ,他为何在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造反以后,又以“周王”自称,废了自己捏造的“先皇三太子”呢?所谓的韬光养晦,其实只是掩饰政治野心罢了。
这样一个善于表演的野心家,他之所以降清, 最可能的理由就是形势所逼。相对农民起义军,清王朝的势力更可以依靠, 于是他不惜降清,充当清兵鹰犬。
本文作者:野史观(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