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彩云多 恐难见圆月野史趣闻

2018-11-03 09:32:58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中秋节小长假期间,我国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影响,各地气温相对较为平稳。北方大部地区天气较好,而长江以南则多有分散性阵性降雨。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22日至24日,长江以北大部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影响,早晚气温较低,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最低气温为2至8摄氏度,内蒙古东北部最低气温为0摄氏度左右。

22日至24日,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会有雷阵雨,局地有中到大雨,西南地区将以阴雨天气为主。这些地区的降雨将给公众出行带来一定影响,应做好防雨措施。

在赏月天气方面,根据气象预报,今年中秋节当天最宜赏月的地方是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可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陕西、甘肃、湖北、广西等地则是彩云追月月朦胧景象;湖南、贵州、四川、重庆、青海、西藏等地云量较多,圆月比较难见。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习俗最初是从帝王在中秋之夜,祭祀月亮逐渐演变而来。不过,中秋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较早记录的是唐初的史料。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当时的中秋节,歌舞升平,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元朝的中秋依旧还是延续汉族的习俗,但是蒙古人比汉人多了“追月”这些习俗。到了明清,中秋节进一步发展成熟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节日。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在民间,中秋节这一天都热闹非凡。

月饼起源唐朝

现在中秋节,家家都要吃月饼,而月饼最早就是起源正是在唐代。宋朝的宫廷“中秋晚会”更是热闹非凡,皇上与大臣一起赏月、吃“宫饼”。

宋朝还会放河灯

宋朝在中秋节这天还要放河灯来祈福。对于北宋放河灯的场景有这样的描写:“此夕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莲花自古就被当做是吉祥的象征,中秋自然少不了它。皇家对它更是喜爱有加,在节日期间到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后宫的嫔妃宫女纷纷在湖上放河灯,一个个宛如莲花的河灯浮在水上,一是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和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二是为了迎接潮神生日的到来,其意或是以此取媚于潮神,请求他不要给人们带来灾难。

宋朝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中秋节以“团圆”的意思,在宫廷中皇上和大臣后妃们举行宴会。老百姓也会全家聚在一起举行家宴。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体现了中秋节“团圆”的内涵,使得中秋节到今天,一直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可以说宋朝对于中秋的贡献非常之大,很多延续至今日的节日期间的活动,在宋代都具有了一定的雏形。

元代中秋要“打仗”

元代沿袭了宋朝的习俗,在中秋节,除了寻常的歌舞,还在庆祝中增加了他们所熟悉的“打仗”的内容。元朝的皇帝,酒喝到高兴了,便开始观看“凤队”与“鹤团”的水战,两军交战甚是精彩。而且,对于元朝蒙古族,这样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还很喜欢在中秋做“追月”的游戏:骑在骏马上,随着皎洁的月光,执着的追逐月亮。

明代嘉靖皇帝建月坛祭月

到了明清,中秋节这一天,庆祝活动更加盛大。嘉靖皇帝扩建北京城的同时,在京城的西郊,按照先天八卦的方位,专门为月神,即夜明神兴建了一座祭坛。这便是如今阜成门外南侧的月坛公园。

清宫之内对于月亮的尊崇也是热火朝天。如紫禁城的乾清宫内每年中秋都会摆设专门的供案,以摆放“如意月供”。

明代中秋节螃蟹是主角之一

明代宫廷的美食除了月饼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主角–螃蟹。《酌中志》中记载:“始造新酒,蟹始肥。”用新酿的美酒搭配螃蟹,味道自然美极了。

乾隆中秋节会基本不在圆明园

中秋节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应该是不同寻常的,因为他自己的生日即为阴历的八月十三,与中秋节仅有两天之隔,皇帝的生日在过去也是个重要的节庆,称为“万寿圣节”,因此这两个节庆往往是连在一起庆贺的。

在如今以乾隆为题材的宫廷戏剧中,观众常能见到乾隆皇帝在紫禁城或圆明园庆贺中秋节的场景,甚至有流传非常广的说法提到,在北京圆明园中有一处名为“万花阵”的西洋式迷宫,乾隆皇帝中秋之夜在这里会举办各种活动。其实,这样的场景在乾隆年间基本上是见不到的。乾隆皇帝自即位第六年起,他的中秋节便基本上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度过的。究其原因,是和避暑山庄特殊的政治地位有着紧密联系的。

(编辑 何辛 责任编辑 庞依依)

本文作者:掌上宜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