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冤死对于历史真正的意义野史趣闻
岳飞之死被定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冤案之一

岳飞被杀,很多人认为岳飞刚直以致不知变通、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同僚关系不好,不会揣摩圣意,所以才会被莫须死。
可真的是这样不,不然,在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农村娃。他全凭个人奋斗,从一个小兵做起,一步步成为朝庭的将军。坐镇荆襄,手握十万大军,辖区内数百万民众,光是文武官员就有上千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说这人情商低,不懂政治,可能吗?说这人不能打,徒有虚名,可能吗?不懂政治,情商低的人当个县官都当不好,更别说当朝庭大员了。要是不能打,又怎么能让金兵闻风丧胆。管辖着几百万军民的生产、生活,还得天天备战、训练、打仗。
可见没有相当的情商、能力,头脑根本就玩不转这几十万人的大军。

岳飞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难民们组织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抗金,将大家团结在“北伐中原”的大旗之下,超越时空提前开启了“人民战争”的奇观。这是领袖级别的人,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军事将领。
换句话说,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文武双全,战功卓著,军事才华突出,为人刚正,私德近乎完美;但绝不是“不容小人”,更不狂傲,政治敏感度也不低。相反他政治眼光远大,政治嗅觉也极为灵敏;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独立领军后更是温和、恭谨而且谦逊低调到了几乎有些自我压抑的程度,所谓的“循循如书生”“时人至今号为贤将”。

岳飞 的军队,被叫做岳家军,有很高的财权军权自由度。甚至到了自己管自己的地步。
从这个地位和身份出发,由此决定他个人的英雄悲剧。

岳飞因为有自己的岳家军,所以可以屡次拒绝宋高宗赵构的征召,这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忠臣的表率,更不排除此时的岳飞是不是有更大的历史阴谋。
当年岳飞为了皇帝许诺给他地盘反悔了,曾经丢下抗金第一前线军队跑去庐山五个月。宋高宗赵构都快给他跪了,最终屈辱的接受了岳飞的所有条件。
如果我是皇帝,杀岳飞一百个心都有了。
岳飞的性格也不是象大家想象的那样和蔼可亲,他的舅舅就是被他亲手杀掉的,而且是亲手挖出心脏。虽说是他舅舅作乱在前,但是这杀人手段也太残忍了一点。另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先是飞在洪州,与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饮,大醉,击秉渊几死”,和别人喝酒,喝醉了就打人,差点把别人打死,可见脾气多恶劣。

岳飞对下属也很苛刻刑峻,他的一个幕僚出于好心为他向上表功,他为了刻意显示自己“无私”,就找借口把别人打了五百鞭子。他手下的士兵仅仅因为拿了别人一缕麻线捆缚马草,就被他小题大做斩了首。这种借别人脑袋来树立自己权威的作法跟曹操的借粮官的人头来稳定人心和割发代首的阴谋手段是性质完全一样的。
岳飞手下部将傅庆,想去投奔南宋另一支军队的首领刘光世,岳飞知道后就杀了傅庆。
岳飞跟同为抗金的友军也经常火并,如刘泾,与岳飞同为统制,有人向岳飞告发,说刘泾阴谋吞并岳飞的军队。岳飞先下手为强,杀了刘泾,吞并了它的军队。
其实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岳飞为了扩充实力是有点不择手段的,岳飞以及他的“岳家军”是很带有点军阀性质的,他的“岳家军”相当于是一只私家军队,如果任由他的势力坐大,很难说他不会演变成唐代的藩镇割据,这也是他受到赵构猜忌,导致被杀的重要原因。

岳飞功高震主,甚至有时不听话,赵构害怕控制不了岳飞,无法判断岳飞收复失地之后会不会无法制衡弄成下一个赵匡胤或者刘裕,所以赵构就杀了岳飞。

赵匡胤黄袍加身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岳飞被莫须杀死,所以才会定为冤案,可如果岳飞真做了赵匡胤,那历史就会改写了。
本文作者:熊猫大师001(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