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锅》《纪晓岚》反应的和珅与刘墉、纪晓岚的关系是否真实?野史趣闻

2018-11-02 09:33:47

和珅简介

  •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49岁。(可以说和珅是乾隆给嘉庆留下的最大财富)

刘墉与和珅

  • 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 ,刘统勋长子)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但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可以知道,当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首先是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所以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不过,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和珅和纪晓岚的关系

  • 提到纪晓岚(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与和珅时,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画面。纪晓岚与和珅处处作对,可谓是一对欢喜冤家。毕竟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在很多情节和人物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动,那么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  历史文献中对纪晓岚的记载,大多介绍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但是关于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却没有丝毫记载。因此,电视中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情节,只是民间百姓中传颂的,没有历史根据。在真正的历史中,纪晓岚的年纪要比和珅大二十多岁,他与和珅的关系不错,官职比和珅低,实际上也是和珅的助手。他们的关系并不像传统影视剧所表现出的针锋相对,而更像是忘年交一般。乾隆帝曾说纪晓岚是“读书多而不明理”,其实就是说他在待人处事上还不够圆滑。而比他年轻的和珅办事果断,处世泼辣,这时候,因年纪渐长而逐渐内敛的纪晓岚就会善意地在人际关系上提醒他。和珅也会在工作与生活中对纪晓岚多多照顾。另一方面,纪晓岚是个文人,在政治、治国与理财方面都无法与和珅并肩而论,两人的利益冲突并不大,因此并没有太多的直接碰触,也不会真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斗得不可开交。

本文作者:亮了视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