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偷来的荣誉野史趣闻

2018-11-02 09:33:16

【交战双方】信陵君VS秦

【交战背景】公元前257年,自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发兵攻赵,包围邯郸。赵国惊恐万分,遂向魏国求援。

【战事亮点】印象中,魏公子无忌一生光明磊落,胸襟坦荡。殊不知,为了发兵救赵,这位坦荡公子也办过见不得人的事,以至于后来无颜回国。


好客之人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正在吃早点,突然一只斑鸠被鹞鹰追得慌不择路钻到他桌子底下了。这个人发扬博爱精神,将狼狈不堪的斑鸠保护起来,直到鹞鹰飞走才把那只斑鸠放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只鹞鹰居然懂兵法,它并没有真正飞走,而是一直躲在屋脊后面守着。见斑鸠飞出,鹞鹰一下把它逮住了。好心人见此情景不住地自责,自认为是他害了斑鸠。竟然难过得茶饭不香,命令奴仆四处捕鹞鹰……

人们听说这件事之后,都发自内心地感叹:瞧人家,不忍心亏待一只斑鸠,又怎么忍心亏待人呢?于是纷纷前去投奔。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人,就是战国时期的信陵君。

投奔信陵君的人的确多,只要你有才,那就安心住下。所以,三千多人在他家蹭饭吃是常态。

战国时期,许多诸侯贵族都有这个爱好,谁养的人多谁就德行好。有四名比较出众的,就是传说中的“战国四公子”,即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

他们绝对不会养混饭吃的等闲之辈,这些蹭饭的人,平时的确是白吃白喝,一旦养主人遇到麻烦,他们自然会各显神通,替主人摆平麻烦。有的时候就算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些人有个比较文雅的名字——门客。

在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为王最高。他不但礼贤下士,还善于识别有才干的人。

有个叫侯赢的人,混得非常失败,七十多岁还只是一个看守大梁东门的小官,家里也很穷。眼光独到的信陵君看中了他,非常渴望跟他吃顿饭、交流思想。于是,私下里派人给他送很多礼物,以表敬意。没想到侯赢倔强,无论信陵君给他什么礼物一概不收。

后来,信陵君做东,请来很多客人,专门组织了一次很大的宴会。等客人都到齐了,信陵君赶着马车亲自到梁东门去邀请侯赢——这待遇也是没谁了。

这次,侯赢同意了。连个谢字都没有,一撩腿,上车了。

在路上,侯赢清了清浑浊的老嗓子,对信陵君说:“我有一兄弟,在卖狗肉的铺子里干活,咱们绕道去一下他那里吧。”

好。信陵君驾着马车进入市场。在那家狗肉铺子门口,侯赢同他那卖狗肉的兄弟唠了很久的家常。信陵君在旁边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但是他的门客们可没这么好的耐心。当时,信陵君家里高朋满座,都要等主人回来才好开席。跟信陵君一起去请侯赢的人,都表现出了不耐烦。

终于,在众人的暗骂声中,侯赢结束了谈话,在信陵君的陪同下,趾高气昂地来到宴会现场。宴会上,信陵君请侯赢坐在首席,并为众宾客做了隆重介绍。在宴会进行中,信陵君频频为侯赢敬酒、添菜。众人觥筹交错,整个宴会现场洋溢着热闹祥和的氛围。

信陵君这种态度终于捂暖了侯赢的心,他对信陵君说:“我就是一看门的,你放下满堂宾客亲自去接我,对我真是太好了!”从此,侯赢便成了信陵君府上的常客。与此同时,他还给信陵君引荐了另外一个人,就是在狗肉铺子卖肉的那位。此人名叫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7年,秦王发飙,派军包围赵国国都邯郸,形势十分危机。赵王和他的弟弟平原君多次给魏王写信,求援!魏王接到赵国的来信后,几经考虑,终于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不料就在这个时候,秦王的信也到了,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少管闲事。魏王怂了,赶忙派人通知晋鄙,停止前进,暂且驻扎在邺下,坐观形势发展。

赵王和平原君苦苦等来的,竟是魏军按兵不动的态度。平原君急火攻心,又转向信陵君求救。为什么找信陵君?首先,信陵君威望大,甚至要超过魏王了。另外,他跟信陵君有姻亲关系,信陵君得管他叫一声姐夫。

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下令进军。但魏王被秦王那封威胁信吓得实在不轻,无论信陵君怎么说,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就不发兵。

最后,信陵君失望地看着魏王,大怂包,你不发兵,我自己去!

于是,义愤填膺的信陵君招集家中门客,凑了百余辆战车,准备前去抗击秦军。但是侯赢却一声不吭,只是目送信陵君的队伍开拔。

一路上,信陵君心里不住地琢磨:我对侯赢不薄呀,现在我去跟秦军玩儿命,他怎么连句话也不说?

他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突然大喊一声:停!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得回去一趟。说完,拨转马头,一路狂奔又回来了。

侯赢站在门外,远远望见信陵君的车骑归来,笑道:我就知道你会回来。你这种与秦军硬拚的办法,就等于把肉块扔到饿虎嘴边,不但救不了赵国,反而是去白白送死。

信陵君一掂量,还是侯赢说得对。侯赢把信陵君拉到一边,避开旁人:听说如姬是魏王最宠爱的女人,对吗?

信陵君:对啊。

侯赢:当初如姬父亲被人杀害,她怀恨三年,到处找人为父报仇都找不到,最后还是你派人去杀死了她的仇人。有这事儿没?

信陵君:有啊。

侯赢:既然这样,如姬必定感激你的大恩大德。现在能够调动晋鄙军队的兵符,就藏在魏王的卧室里,只要如姬帮你把它偷出来,晋鄙的军队就能听你调遣了。这总比你拼凑的那点兵力强吧。

信陵君好似醍醐灌顶,对侯赢的佩服之情更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于是,他吩咐门客聚集在郊外待命,自己回到家中,派贴身侍者秘密进宫去见如姬,请她帮忙。

当天夜里,如姬趁着魏王喝多了,把兵符偷走了。

信陵君向侯赢辞行。侯赢一摇手,你先别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晋鄙若是信不过你,非要跟魏王请示一下,怎么办?

还真是的,以晋鄙那老古板的性格,他真有可能去找魏王核实,到那时不就穿帮了!

侯赢一笑:给你推荐个人,你把他带上,晋鄙要是不听话就杀了他。此人正是他之前推荐过的朱亥。

信陵君来到邺城,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果然不答应。可能是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猫腻,得找魏王核实一下。

还没等信陵君表态,旁边的朱亥从袖子里抻出一大铁锤,上去就一下,锤杀反贼。这事儿办得啊。

信陵君自知杀晋鄙不得人心,为稳住军心,赶忙端出一套得人心的政策: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也回去奉养老人。

经过一番整顿,魏军士气大振。可以出发去支援赵国了。

再说魏王那天酒醒之后,一找兵符,没了!联想到宠妃如姬殷勤劝酒,就什么都明白了。于是魏王连忙派卫庆,带领三千兵马,星夜追赶信陵君去,将其正法。

然而,卫庆终究是跑慢了一步,到达邺城时,晋鄙早被朱亥砸死了。十万大军都归了信陵君,还敢正什么法,朱亥不把他正了法就是万幸了。

卫庆本想赶回去复命,却被信陵君扣下,说:将军既然来了,且请留下,看我破了秦军,再汇报给大王。卫庆不敢违抗,只得派人去向魏王密报,自己留在军中。

信陵君从十万大军挑选了八万精兵,向邯郸奔去。秦军正忙着准备庆功宴呢,听说信陵君亲自带兵支援赵国,都吓得面如土色——可见信陵君在当时得威望有多高。结果,秦军大败,只得草草收兵。这一仗解了邯郸之围,赵王如释重负地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我的天,差点就被灭了。

赵王解脱了,魏王肺都快给气炸了。被最宠爱的女人和最亲近的臣子联合戏耍、背叛,魏王着实咽不下这口气。

信陵君名虽叫无忌,但是他还是有所忌的。窃符救赵这件事,他自知无理,没脸回去见魏王,在打退秦军之后,不得不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

赵王站出来了,把鄗城封给信陵君,住在赵国吧!赵王高明啊,报答了救国之恩,同时把信陵君这块大招牌留在赵国,也就等于为自己挣得了好名声。

信陵君一看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去处了,于是将军队交给卫庆,兄弟,你回去复命吧,我是没脸回去了。

本文作者:孤岛派对(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