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山西|平型关大捷野史趣闻
平型关是古长城的一处关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9月下旬,日军向平型关、茹越口内长城防线进攻,刚刚到达平型关战场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立即投入战斗行动。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山西
9月24日,我军侦察到日军第二十一旅团主力开始向平型关方面运动,第一一五师遂决定在灵丘通往平型关的最险要地段,即小寨村至老爷庙的山沟公路上,利用伏击战歼灭日军。当夜,第一一五师指战员冒着倾盆大雨,涉着山洪激流,在拂晓前到达进攻出发的阵地。
平型关战场
9月25日凌晨,日军二十一旅团主力约4000余人开始进入第一一五师设伏地段。当骄横的日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圈后,第一一五师将口袋紧紧扎住,居高临下,突然向日军发起猛烈的袭击。经过一天激战,我军终于将包围在十余里长的夹沟公路上的日军全部歼灭,取得了伏击战的大胜利。
聂荣臻率部挺进抗日前线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抗战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炮弹3000余发,战马50多匹,日币30多万元,以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单是缴获的日军大衣就够一一五师全师人员每人一件。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战士们凯旋归来。
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民心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戳穿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
对于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当年曾亲自参与指挥这一战役的聂荣臻后来回忆说:“不少爱国人士曾经议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久驻华北的国民党军几十万大军尚不能打一个小胜仗,为什么刚到前线,可以说是仓促上阵的八路军,却能一举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我们党坚决抗日的政治路线所决定的。八路军东渡黄河以来,官兵士气高涨。战前,同志们就憋足了劲,决心严惩侵略者;战斗中,战士们勇敢顽强,不怕牺牲。六八六团副团长杨勇同志在战斗中负了伤,仍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连长曾贤生同志带领战士们上好刺刀冲下公路时,高喊着:‘我们要用刺刀消灭敌人,就是牺牲,也要堵住敌人!’他首先冲进敌群,在肉搏中光荣献身。担负穿插堵击任务的一个连队,打得非常顽强,战斗结束时,全连干部除一人以外,全部负伤,三个排长英勇牺牲。干部战士们英勇无比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平型关战役缴获的部分战利品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传。”当年亲历战场的欧阳文中将写下的这首《大战平型关》形象地记载了平型关伏击战的情景。
八路军部队通过平型关
一
九月秋风晋北寒,平型关下开战端。
天降暴雨全身湿,地发山洪无处干。
兵伏白崖沟道侧,将隐密林镜里观。
敌人何时入罗网?急煞抗日英雄汉。
二
远闻车队响声隆,敌军人马进瓮中。
日寇师团四千众,陷我罗网万千重。
枪炮声裂震山谷,贼兵狂呼苦悲恸。
血流成河尸遍野,“皇军”美梦一场空。
三
八路威名挫敌锋,平型关上逞英雄。
歼灭日寇上千众,缴获枪炮近百宗。
全国军民齐称颂,抗战史上第一功。
战略战术多巧妙,英明领袖毛泽东。
来源:汾河网
编辑:晓贰
本文作者:汾水涛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