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落成谜的明朝皇帝朱允炆野史趣闻

2018-11-01 19:06:42

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有着这么一位皇帝,他在位短短四年,皇位还没有坐稳,就被自己的叔叔踹了下去,而自己也从那之后,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在历史上消失不见了。他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

谈到朱允炆,就不得不谈到他的爷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有很多人搞不懂,朱元璋怎么把自己的皇位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都没有给自己嫡亲的儿子,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呢?这里面可就有一定的渊源了。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无论是从能力、人品以及运气,那都不容小觑。可是他为人脾气古怪,对宰相也毫不不客气,万一哪个在朝堂上惹恼了他,那可是随时会掉脑袋的,因此相传每一个要上朝的大臣都会在临出门前,和家里人好好告别,亲人们之间痛哭哀号,像是再也见不到了一般,可见朱元璋是生性多疑。但是虎毒不食子,如此残忍多疑的人对自己的长子则展现了为人父的温柔宽厚的一面。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母亲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大脚马皇后。从小就倍受父亲宠爱,因此无论是在吃穿用度上,还是在教育培养上,朱标都享受着与其它皇子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足以可见,朱元璋对其长子的用心程度。可是即使被父亲宠爱,大皇子朱标依然温顺孝顺,宽厚仁慈,可以说是完全良好地继承了其母亲的优点,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继任者,朱元璋对此也很满意知足。而同样作为朱元璋的皇子,朱棣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他的母亲是一位不知名的宠妾,朱元璋也厌屋及乌,对朱棣从小就不理不采,冷漠对之,因此无论是在名份上还是在性格上,朱棣都远不及他大哥那般讨喜,因此祸端的种子早就悄悄酝酿了起来。

燕王朱棣,之后的永乐大帝

就在朱标早已被认定是朱元璋的下任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朱元璋又在朝堂上对一位臣子发飙,太子朱标连忙上前劝解阻挠,不料被朱元璋一时置气所扔的椅子吓到,结果大病不起,不久就一命呜呼了。朱标的死,成为了朱元璋心中最大的伤痛,他竟一时不知道自己的皇位的继承人将会是谁,此时的自己也是灯尽油枯,难道自己刚刚建立的强盛帝国就要这么消亡了吗?

恍惚之间,他好想看到了长子朱标,眨了眨眼,原来是朱标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元璋突然心中明亮起来,也许这又会是一位良好的继承人。随后,朱元璋将朱允炆接到自己的身边来,给他最尊贵的待遇和最优秀的教育,朝中人皆心中明知,朱元璋看来是要立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子了。

此时的朱棣就不高兴了,他从小就被安排生活在西北部镇守边疆,而他也骁勇善战,从小就立下了赫赫战功,每一次战争的成功,他都与兄弟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心中暗暗期待着父亲嘉许的目光,就像对自己的大哥那样,可是每次都会得到父亲“嗯”的一声之后就没了下文。

终于听说到了大哥朱标的死讯,远在西北的朱棣既伤心又窃喜,伤心的是毕竟是亲人的逝去,窃喜的是除了太子朱标,剩下的皇子当中只有他朱棣最有能耐,看来皇位已经唾手可得了。可是看着自己父亲依旧对自己不温不火的态度,以及对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精心安排,朱棣明白了,他只能攥紧拳头,无奈又委屈。一颗激愤又无奈的心此刻爆发了。“你朱允炆黄齿小儿能有什么本事,你有像你叔叔我这样真正在沙场上拼过命,杀过人吗?不,你连提笔的力气都没有,更何况是提刀,哈哈哈哈!”

此刻的朱棣开始了自己的筹划,他偷偷在自己的燕王府招兵买马,开始准备叛变。而此时站在朱允炆这边的某个人向朱元璋告知了这一事,朱元璋骇然,便立马派人偷偷去燕王府去侦察。而早一步得知消息的朱棣,早已做好准备,他打算装疯卖傻,去唬住父亲。为了进一步打消朱元璋的怀疑,朱棣竟然吃起了屎,而也正是这,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他们慢慢放松了对朱棣的警惕,这也注定了朱允炆将来的悲剧。

果然,这几年的韬光养晦,铸就了朱棣的实力。在朱元璋死后没多长时间,他就以“靖难之役”对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发起了征讨之战,而据说当朱棣攻下了整个金陵之后,翻遍了整个明皇城都没有找到朱允炆,为了让朱允炆无处可逃,他甚至放火和围堵整个皇城,结果只看到了两个尸体。有人说这就是朱允炆和他身边的那个太监的尸体,从年龄上来看,一具尸体牙齿疏松,看起来上了一定的年纪,另一位还牙齿健全,看起来是符合年纪,可是有谁能知道这是不是有人顶替冒充的呢?朱棣也同样不相信,尽管没找到朱允炆,甚至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心结。据说多年后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流落在外的朱允炆的,可是每次都失败而归。也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炆已经流落到了终南山地区,甚至已经剃发出家,做了和尚。据说那个和尚总是在傍晚时分,向附近的村民、旅客们讲述自己曾经当皇帝的过去,有时讲到自己的叔叔和爷爷,总是忍不住叹口气。同时也有人说,真真的朱允炆早就被朱棣杀了,只不过朱棣不想让自己背负篡位杀侄的千古骂名,所以只能在史书上记载朱允炆失踪了。总之,对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有很多说法,也有人说朱允炆穿越时空去了,也许这只是人们一个浪漫的幻想吧,在这样的想法背后包含着人们对这位年轻皇帝可怜身世的一种同情吧!

因此,历史上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儿,这始终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千古难题。

本文作者:富察波澜(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