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战功赛过萧何,获赏两张免死铁券,因一案全家处死,是最高宠幸,为何难逃一死?野史趣闻

2018-11-01 16:34:37

我们常看电视剧或者是常听评书什么的,一直会对免死金牌这个词汇比较熟悉,其实民间所称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 ,那我们首先解释一下免死金券:免死金券是皇帝给大臣的最高奖赏,最开始是由汉高祖刘邦发明的。

规则大概都如下:若大臣犯法,持此铁券可免去死刑,当然有效日期也只用于当代,在明代的时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犯了罪锦衣卫去家里杀人的时候,只要你拿这个东西,就不能砍你头,但是有一个例外:谋反罪除外,不过这帮大臣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玩意最终解释权归皇帝所有啊,这个东西都人家给你发的,人家说有用那就是有用,人家说没用,呵呵,那就真没用。

再说最开始的“丹书铁券”,当时的丹书铁券就是一种荣誉象征,直到隋唐时期才有了免死的功能,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获得过免死金券的人才们:比如李善长,李善长:这个人比较牛,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可以说他的功劳不亚于汉代丞相萧何,曾经获得了两张免死铁券,这玩意可比金牌要费劲多了,反正他本人已经身免两次,儿子免死一次,但因为胡惟庸案追问,我就不废话了,直接说这个结局: 全家七十余人同时处死 。

蓝玉:世袭免死铁券一张,结局:灭门,株连一万五千余人死 。这到底是免死券还是催命符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终其原因,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伴君如伴虎,所有的大臣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样,只要稍有不慎,那可能顷刻之间头脑就分离了。

本文作者:史前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