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刘邦的左膀右臂,韩信被处死而萧何却成为两朝元老野史趣闻

2018-11-01 16:34:15

众所周知,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甚至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齐王,淮阴侯,战时大将,封相,韩信这一生可谓是集万千荣耀于一身,做到了历史上唯一一个王侯将相。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同样是辅佐刘邦争霸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韩信被处死,而萧何却能活下来呢?估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韩信在军中的地位太高。楚汉争霸,刘邦的部下中韩信立功最多,他用兵如神,攻无不克,从未尝败绩,士兵都对他特别敬重,这种威望甚至高于刘邦。这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这如何不让 生性多疑的刘邦心生嫌隙。反观萧何,他在整个楚汉争霸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都是围绕着刘邦一家一姓的利益,为刘邦举贤纳士,镇守后方,调运粮草等。军功不是特别突出,在军中的影响力比较低。

2、萧何是跟随刘邦从无到有奋斗过来的,属于那种患难之交,不存在特别强烈的目的性和利益性。而韩信是半路出家跟随刘邦打天下,他投靠刘邦时,刘邦的势力已经初具规模,所以刘邦对他的感情更像是君臣主仆,而非与萧何那种患难之交。

3、韩信曾是项羽的部下。虽然项羽并未重用韩信,但是这段服侍于项羽的污点一直是刘邦心头的一根刺。

当然,其实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韩信与萧何是两种人,韩信比较直,他的智慧都体现在用兵作战,征伐四方,对官场权谋则一窍不通。而萧何跟随刘邦起义,无所不用其极来壮大队伍,各种阴谋诡计他都了如指掌。所以萧何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战后的第一时间就虚化自己,婉拒了刘邦的封赏。而耿直的韩信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并最终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萧丞相手中,这便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文作者:咬文嚼字的小学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