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民国四公子,袁克文为何却一世才华,落魄薄命?野史趣闻

2018-11-01 15:37:19

他曾是民国四公子之首,袁世凯最宠爱的二皇子。他也是青帮中大字辈的老头子,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曾是他的徒子徒孙。作为风流倜傥的袁家二公子,琴棋书画样样出色的袁克文,本拥有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最后却穷困潦倒,靠卖家产、字画为生,这到底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青年时的袁克文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他的生母金氏是朝鲜人,袁世凯在清末年间曾任驻朝商务代表,在那里娶了出身贵族的金氏,陪金氏出嫁的两个姑娘后来也一并被袁世凯纳为妾。袁克文生下不久,被过继给袁世凯宠爱的大姨太沈氏。沈氏无子女,对袁克文溺爱有加,几乎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所以袁克文天性顽劣、放荡不羁,从不正经读书。

袁世凯和他的子女们

袁克文自幼聪明过人,据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尽管他像呆霸王薛蟠那样不好好读书,可他作诗、填词、写文章却件件皆精,写的字也风流潇洒。因此袁世凯对他有些偏爱,甚至一度想立他为“太子”。当时,袁世凯在修建“洹上村”时,很多题字都出自袁克文之手。

袁克文书法

大姨太的骄纵,袁世凯的偏爱,造就了袁克文的挥霍、任性、骄奢的花花公子性格,吃、喝、嫖、赌、抽样样都干。他还花钱加入“青帮”,当上了“大字辈”的“老头子”。当时整个上海“大”字辈的人几乎没有,黄金荣张啸林都比他低一个辈分,杜月笙还要更低一级。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

青帮大字辈的袁克文

袁克文除擅长书法、作诗、填词、写文章外,还爱唱昆曲,小生,丑都扮演得很好,他的拿手好戏是《长生殿》、《游园惊梦》。袁世凯死后,他没了管束,开始“票戏”,即当票友。袁克文与当时说得上名的戏剧大家都有来往,甚至是合作演出。像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兰和尚小云,老一辈大家余叔岩、谭鑫培、杨宝森等,都与他交情深厚,时常切磋技艺,交流学习。

袁克文的昆曲造型

袁克文33岁生日时,京昆剧业界名家10余人,一起给他制作了一把精美的折扇,纷纷在上题字作画,比如杨小楼写的:“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袁克文爱戏成痴,常自己买台或者干脆客串演出,当时和袁克文并称民国四公子的一位——溥仪的族弟溥侗,是一位精通京昆剧的艺术家,常和袁克文一同登台。溥侗挂牌红豆馆主,袁克文号寒云,挂牌便是寒云主人。他俩客串时,馆内座无虚席。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 张学良 溥侗 袁克文)

袁克文有一个绝活,就是悬空题字。纸悬空,让人拉住两端,他提笔挥毫,笔锋有力,纸却完好无损。加上他倦怠惯了,时常躺在床上,一手拿纸,一手握笔,信手写就,但字迹绝对工整娟秀,没有一丝凌乱不稳。

书法造诣极高的袁克文

因为袁克文花钱如流水,所以他从他父亲那里分得的十几万银元的遗产,很快就用光了,可他又放不下架子来,因此不得不靠卖字、卖文来维持生活。据说他的字写得很好,三杯酒下肚,写起字来纵横驰骋,豪情奔放,大有苏东坡之风。山东督办“狗肉将军”张宗昌请他写了一幅中堂,价码是1000元银洋。求他写字的人之所以这样多,有人说这是因为他的字写得的确好;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是袁皇帝儿子的缘故。

袁克文着长袍马褂

1931年袁克文死在天津的寓所里,终年42岁。家人翻遍了整个房子,最后就只在笔筒里面发现了20块钱,所以他的丧事还是他“帮”里的徒子徒孙凑钱帮他办的。出殡时,由于袁克文生前的好人缘,送葬的队伍中不仅有政府高官,文人雅士,还有大量的青帮弟子,风尘妓女,和尚喇嘛。这在当时可以算是一个奇观。

袁克文的葬礼

于右任曾为他写过一副挽联:风流同子建,物化拟庄周。短短十字,却道尽此人风骨。

本文作者:一拍安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