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华横溢,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为避祸出走上海,却又如何成为青帮大佬野史趣闻

2018-11-01 15:35:59

作为一代枭雄的袁世凯不仅妻妾众多,子女数量更是多达32人,其中儿子就有17个。在他17个儿子中,最出名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子袁克定,另一个是次子袁克文。

次子袁克文,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是书法,草书、隶书、隶书、篆书等都臻于妙境,加上平日他喜欢结交名伶,被世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

虽然是袁世凯的儿子,但袁克文对政治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对袁世凯欲恢复帝制的做法也不赞同。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很喜欢这个聪明多才的次子。

袁克文

而哥哥袁克定却是一个十分热衷政治权术的人,一直以来,他都把弟弟袁克文看成是自己继承父亲权力的最大威胁,早就有除去对方的想法。

袁世凯称帝后,袁克定因为搞了个假版的《顺天时报》,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袁世凯觉得立“太子”这件事应该是“立贤不立长”,这更加剧了袁克定的恐慌,于是密谋除掉克文。

一天,袁克定在北海团城设了饭局,在酒中下毒欲置弟弟于死地。然而,提防心很强的袁克文并没有轻易饮下那杯毒酒,而是趁人不注意将随身携带的银器放入杯中验出了剧毒。

袁克定剧照

袁世凯知晓此事后,大发雷霆,怒斥袁克定。但为防不测,袁世凯还是命 人刻了一方大印送给袁克文,上书“上第二子”四字,并建议他以“游京出玩”的名义暂避祸事。

袁克文听人了袁世凯的建议,准备离开北京。当时青帮有部分成员,因为反对帝制,被袁世凯关在了军法处。袁克文离京之前,以二公子的身份带走了这些反对帝制的青帮弟子。

这些被解救出来的青帮弟子,对袁克文充满感激之情,建议他如果没有其他容身之处,不如去上海加入青帮,以求安顿。

袁克文听从了建议,去上海后便寻求门路,拜在了当时“理”字辈的张善亭门下,列“大”字辈,比后来的青帮大佬杜月笙还高两辈。因为,民国时期,“大”字辈算是很高辈分了,成员数量已经屈指可数了。

袁克文这所以一入青帮,便进入“大”字辈行列,很可能和他的袁二公子身份有关。民国以来,帮会对军阀,能傍就傍。所以,在当时,有当今大总统的二公子能入帮,实在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换句话说,不是袁克文攀青帮,而是青帮攀袁二公子做护符。

袁克文旧居

袁克文是个文气很足的人,他非常仰慕战国孟尝君广招天下门客的事迹。因此,在加入青帮的第二年,他就开始招收弟子。他收弟子的门槛不高,加上他为人比较谦卑,性格也不刚烈,很多弟子都喜欢去他的门下做弟子。

在青帮之中,即使是辈分很高的人,受过良好系统教育的人也不多,因此,袁克文是当时少有的几个极具个性和才华的帮会领导之一。

但才华横溢的袁克文,也有许多纨绔子弟的缺点,比如挥霍骄奢、吃喝嫖赌,他是样样都全。尤其是他烟瘾很大,光抽大烟就花光了他的大笔积蓄。

袁克文书法

加上贵族出身的他,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很快就挥霍光了分得的家产,以至于不得不变卖古董,或给人题字画画糊口。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病逝于天津,终年42岁。

一生散金无数的袁克文,死后只留下了20块银钱。家里为他办不起丧事,最后,还是他“帮”里的徒子徒孙凑钱帮他办的。出殡时,“帮”里的人,以及天津的和尚、道士、尼姑、喇嘛,都来送葬。

本文作者:齐黄进士(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