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之袁寒云:风流同子建,物化拟庄周野史趣闻

2018-11-01 15:33:55

面容清秀像病弱少年,但眉间还带有一丝威严,如风流才子柳永一般的人物——袁克文。

袁克文与张伯驹、张学良、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

袁克文,字豹岑,号寒云。再怎么不熟悉民国史也必然知道他的父亲——袁世凯。他与他的父亲迥乎不同,生活放荡不羁、不慕功名、精通大戏、笔墨肆意。

现代人喜欢公子这个字眼,认为这是高雅、气质的象征,于是有人东施效颦。殊不知没有执着的追求和磨练,没有数十年的苦读和积累,没有从源头上的那种品格,是做不到那般真正的“高雅”的。

  • 出生豪门 天才的一生

袁克文的母亲是朝鲜贵族,他的英俊外貌大概也是得益于母亲基因的强大。甚至十五岁时随父觐见慈禧,老太太还想把自己的侄女赐婚给他,那确实是帅到可以靠脸吃饭的程度了。袁克文可以说是标准的“富二代+官二代”,甚至一度差点是“准帝二代”。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少年之资,聪明过人,过目不忘。六岁便学识字,七岁熟读经史,十岁擅写文章,十五能赋诗歌。长大后的他更是博才广艺,精通书法绘画。作诗、填词、写文章样样在行,富家子弟爱好的收藏书画、古玩他也一样没落下。

就是这样一个可以靠颜值,靠爹,靠才华的人,如曹子建一般的全才。偏偏要纵情一生倚红偎翠,诗酒歌赋,过着“真名士,自风流”的生活。

  • 不羁一世

或许是官宦子弟难脱自命风流的习气。袁克文15岁时就跟着大哥袁克定出入烟花之地,翩翩公子颇有柳永之风,纵情声色,为博红颜一笑豪掷千金,京城中流传了不少袁二公子的香艳逸事。

只要他情致到处,他就登台唱戏,管他戏子还是帝王。袁世凯曾有心立袁克文为继承人,但他也评价袁克文:

“心志不古,懒于仕途,终日与三教九流之辈相混,还常常走进梨园,在舞台上客串几个角色。”

他老爹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要给他,他非不搞政治,非要进军“演艺圈”。做一名唱戏小生,唱起了昆曲。不过那个时候得人们都觉得戏子是上不得台面的,因有老爹管教,袁克文还有所收敛。

老爹袁世凯去世后,便毫无顾忌的加入了唱戏的圈子。他的拿手好戏是《长生殿》、《游园惊梦》。他曾与欧阳予倩、梅兰芳、马连良、俞振飞等人联袂演出,被行家评为字正腔圆,不逊名伶。

  • 浪迹江湖

袁克文不仅会玩,还挺能闹腾,不是一般叛逆青年。就拿他老爹要称帝,他就第一个不同意,还写诗骂袁世凯,吐槽他老爹的雄心壮志:

“乍着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黯九城。

隙驹留身争一瞬,蜇声催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与自己的老爹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袁世凯称帝前,袁二公子就了拜青帮头领张善亭为师。在青帮按二十四个字排辈分,民国前排到元、明、兴、礼,民国后多为大、通、悟、觉。而袁克文位列“大”字辈,此时的这位翩翩公子已是一方江湖势力的大佬了。以至于当时有着'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的说法。

  • 浪漫一生

唱得大戏,入得青帮,自然也下得青楼。本来风流子弟就自然会与青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他曾纳妓女薛丽清为妾,两人还孕育了后来的物理学家袁家骝。只可惜后来薛丽清嫌袁克文不慕功名,又重返风月场所。之后,他还纳小桃红也妾,但她嫌袁家规矩过多,生活沉闷还是干回老本行。就袁克文自己的日记中记载的与他相好,仅仅是提到名字的妓女就为数不少。

(袁家骝)

不过话说回来,他虽风流,却不猥琐。他尊重女性,没有贵贱之分,怜香惜玉。喜欢有才情的名妓,却也不鄙视下等窑子的貌丑土娼。比起肉欲,他更爱诗歌唱和。即使是风尘中人并非无情,只是有情只对知情人。就如柳永逝世青楼女子皆去悼念,千名风尘女子为袁寒云送殡也是一时奇谈。

袁克文1931年病逝于天津,葬于杨村。出殡那天,送行的亲朋好友、帮内徒子徒孙@津门军政商界、僧人尼姑等达四千之众。一大奇观是有千名烟花女子发系白头绳、胸戴袁克文头像徽章,统一装束。

挽联锦簇,最醒目的出自于右任:

“风流同子建,物化拟庄周”

他的师傅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

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袁克文靠着十分才气,六分情义,三分清气。让多少人欣赏他,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忠于品性。

面对袁克文这样的人,很难在他们身上贴上一张或好或坏的标签。他们的风雅与恶习中不乏真性情。他们吃、喝、嫖、赌、抽、收藏、票戏、捧角……这些旧式中国公子文人的癖好无一不沾;然而,他们也从不嫉俗愤世,也和颜悦色,这是身份与经历磨出来的一股明净。

(袁克文的书法作品)

本文作者:虚拟lemon(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