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究竟是被谁所杀,是个谜野史趣闻

2018-11-01 15:34:03

1934年12月1日,谢尔盖·基洛夫像往常一样来到斯莫尔尼宫,这里曾是沙俄时代的彼得堡中枢,现在是苏联列宁格勒省委所在地。基洛夫此时正是列宁格勒第一书记,这位48岁的苏联官员在党内人气很高。不久前的苏共十七大上,基洛夫做完演讲时,全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长达十分钟,和斯大林的待遇一样。

很多党内的老干部都抱有一个想法:扶持基洛夫取代斯大林。他们还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讨论如何让基洛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但基洛夫拒绝了这个建议。即使如此,在苏共十七大上的中央委员选举上,基洛夫仅失三票,成为得票率最高的人,而斯大林则缺了270票。但苏共最终宣布,斯大林得票率第一。

基洛夫走到斯莫尔尼宫的三楼时,突然发现身边的警卫员都失踪了。这不禁让基洛夫有点疑惑,这种反常的情况是怎么回事?但他还说孤身走向了办公室,此时一个黑影从背后蹿出,他掏出手枪向基洛夫射击,子弹击穿了基洛夫的脑袋。

谢尔盖·基洛夫的死亡是个谜团

这位苏联政治明星就此陨落了。凶手尼古拉耶夫当场被捕,随后被匆匆处决。

斯大林亲自提审此案,并抓捕基洛夫那位失踪的贴身警卫。但这个警卫员鲍里索夫在押送路上也离奇死亡,他的头部被钉入了一根长钉。

虽然案件的直接相关人先后死亡,但斯大林却得出判断,整个刺杀行动是季诺维也夫策划的,背后是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的阴谋集团。

季诺维也夫是苏联早期的领导人,1903年就开始为列宁工作,1925年被斯大林打倒。托洛茨基是苏联红军的缔造者,被称为“红色拿破仑”,也在1925年被斯大林打倒,此后被驱逐出苏联。但斯大林并不想放过这两个已经下野的旧日对手,抓住基洛夫被刺案对季诺维也夫和托洛茨基发难。

在内务部的雅格达、叶若夫的支持下,斯大林开始掀起“大清洗运动”,对所有政治上不同意自己的人开始穷追猛打。

苏联群众投票处决政治犯

季诺维也夫先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后来被再审判处死刑。1938年,季诺维也夫被枪毙。托洛茨基虽然在海外流亡,但也没有躲过一劫。1940年8月,斯大林的特工在墨西哥找到了托洛茨基,从背后用斧子杀死了他。

在苏联的“大清洗”中丧命的可不止这两位。

1937年,斯大林开始清洗军队。苏联最优秀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肌肤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科尔克等15名高级将领被枪决。1938年,斯大林清洗政治局,布哈林、李可夫等23人被枪决,给斯大林做酷吏的叶若夫也没逃过一死。他的地位被贝利亚取代。

图哈切夫斯基即使功勋卓著,也难逃一死

1938年底,鉴于“大清洗”引起的人心惶惶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危险,斯大林停止了肃反运动。在这场血腥的运动中有多少人遇难已经难以统计,根据苏联前高官沃尔科戈诺夫的说法,大约有60-80万人被判处了死刑。苏联红军受到的影响尤其大,5位元帅中最能打的3位: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叶戈罗夫都被枪毙,只有忠于斯大林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得以活命。大清洗还枪决了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这些遇难者在斯大林死后大多被平反昭雪。

1941年,希特勒用闪电战进攻了苏联,苏军在德军面前一溃千里,战争初期苏军的惨败和此前的苏联内部“大清洗”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作者:范平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