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迫禅让后,为何宁愿遭受侮辱,也不去投奔刘备,这是为啥野史趣闻

2018-11-01 14:05:54

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三国里面的人物,我们非常的倾向于汉朝正统势力。每次听到曹操兵败,我们就会欢欣鼓舞,如果听到刘备失利,我们就会扼腕叹息。这之中最让我们心痛的大概就是汉献帝刘协了,堂堂一代大汉天子却终身沦为别人的傀儡,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想复兴汉室北定中原,就是为了救他出来。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汉献帝被迫禅让之后,为什么宁愿遭受侮辱也不去投奔刘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仔细的分析后,就会发现原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或许也是汉献帝一辈子的悲哀。

首先是不想。汉献帝可以说是一生非常的凄惨和坎坷,他原先只不过是陈留王刘协,是董卓为了在朝廷百官面前立威,强行立了他为皇帝。别人当皇帝开开心心,只有他当皇帝却是开启了悲惨的人生。董卓非常的残暴,对他颐指气使根本没有任何的礼法讲究。后来好不容易他被曹操给接回去了,他以为找到了大救星大忠臣,但是却没想到又是一个引狼入室,曹操只不过把他当做一个傀儡进行协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筹码。他也曾经搞过衣带诏,也指使过华佗刺杀曹操,结果换来的是几十个脑袋和鲜血淋淋的宫殿。他一生中一直都在经受恐吓威胁还有胁迫,他已经失去了夺回汉室天下的热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在这里羁绊着他,他不想再徒增鲜血和生命了。

第二是不能。在曹丕继位以后,虽然他给予了汉献帝优待,但是对于古代帝王之间的斗争曹丕可是老手了,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于汉献帝的监视。有后世史书记载,汉献帝身边所有的侍从其实都是奸细,汉献帝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就会逼得曹丕行杀伐手段。要知道虽然曹丕为了在后世留下一个美名不能够随意伤害汉献帝,但是他可以给汉献帝下毒给他一个自然死亡,那绝对是很容易的。面对这样强大的压力,汉献帝是万万不敢抛弃自家的身家去冒这个险的。

第三个是不可。在三国演义里面刘备确实是一个忠于汉室,一直为汉室复兴而耿耿于怀奋斗终生的人。但那只是罗贯中的演义小说,在历史事实上刘备是一个非常阴险狡诈的人,他对于皇位的执着绝对要远远超过任何人。陈寿的三国志里面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记载,汉献帝被迫禅让以后,刘备就迫不及待的率先称王,为了害怕别人说他不仁不义所以他就谎称汉献帝被曹丕害死了,在整个蜀国披麻戴孝,就在一片哀樂声中他登基称帝了。汉献帝是非常聪明的,刘备是一个不值得依靠的人,如果自己傻傻的跑过去那绝对是送菜的节奏。虽然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的人,但是在选择自己还是选择刘备之间,他不敢去冒险赌,毕竟自己的身后可是几百口人命。

由于这些现实的原因,汉献帝最终还是忍辱负重做了一个退休的王。历史并不像演义,英雄往往都有着他阴暗的一面,这个世界并不是绝对的黑色与白色,其实更多的都是灰色。所以我们读三国演义读到的更多是热血与英雄情怀,读三国志读到的更多都是冷冰冰的权谋和政变。

本文作者:百家历史门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