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直到他去世后,诸葛孔明才出山辅佐刘备野史趣闻

2018-11-01 14:04:15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百姓们苦不堪言,堪称乱世。那是最坏的年代,但也可以说是最好的年代,天下间英雄辈出,无数能人贤士纷纷涌现,成就中国古代历史上灿烂的光辉。中平六年汉灵帝去世,把控朝政的大将军何进也被十常侍所杀。接着董卓带大兵进入洛阳,拥立刘协为汉献帝,并先后逼走了曹操和袁氏兄弟,独揽朝政。但是,董卓专权,使得各地势力迭起,汉朝名存实亡,天下形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后来,各地势力相互吞并混战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曹操挫败群雄,统一中国北方,称号魏帝;孙策称霸江东成就东吴;刘备攻取巴蜀为立国之地。在三国建立时,除了国君雄才大略之外,谋士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使得曹操成就霸业,建立三国之中最为强大的魏国。

他便是有鬼才之称的郭嘉,郭奉孝。郭嘉生于颍川,年少时便极有远见,他预感天下局势将十分混乱,于弱冠后便隐居,秘密地结交英杰。直到他二十一岁时,了解到袁绍势力强大,才选择北行见一见这位霸主。但是他发现袁绍其实是'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又赋闲了六年之久。

一直到建安元年,曹操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深感自己身边无人可助。于是荀彧便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一见郭嘉,大喜过望,直言'“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从此,郭嘉找到了自己伯乐,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当时的局势还十分混乱,袁绍势力强大,其他各路诸侯各有谋算。正是因为郭嘉善辩人心,对敌人的心里状态把握的极为准确,才使得曹操的南征北战无往不利。建安二年,袁绍来信侮辱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鼓舞了曹操的士气,初步展现了自己的智谋。

建安三年,刘备被吕布所破,转而依附曹操,郭嘉劝说曹操不必取他性命,但是要囚禁刘备。可惜曹操只认同了不取刘备性命之说。同年九月,曹操攻打吕布,但是久攻不下。正当曹操要放弃时,郭嘉又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曹操依计行事果然攻克下邳,擒杀吕布。建安五年至建安十二年,在郭嘉的辅佐下,曹操大财袁绍,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可惜的是慧极必伤,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不幸患病去世。曹操对郭嘉寄予了无限的厚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在郭嘉去世后,一度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无人可掩其锋芒。更巧合的是,公元207年郭嘉去世,公元208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所以一度有'郭嘉不死,孔明不出'的言论。

本文作者:活跃的大白白(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