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赵飞燕夺走了一切——读班婕妤《自悼赋》野史趣闻

2018-10-31 21:02:10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为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圣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岂妾人之殃咎兮, 将天命之不可求。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汉成帝时期,越骑校尉班况有女班氏,不仅为人貌美、聪慧,更是“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是古代鲜有的才女,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以辞赋见长的才女。她经常用祖辈的美德来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德。或许正因此,班氏能够一朝选在君王侧,被封为婕妤。

班婕妤进宫正是皇后许氏人老珠黄时,素来好美色的成帝正欲觅得一位贤淑佳人,班婕妤就适时地出现了。汉成帝为她的美貌倾倒,更为班婕妤与生俱来的清淡气质所折服,这个女子不但可以与他耳鬓厮磨,更因为她有着世间少有的才情,可以在他心生不安的时候为他带来平静,他视她为知音。这样一个女子,随后恩宠加深,万千荣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圣明。”回想当年所获荣宠,班婕妤仍是醉心不已:不仅自己能长居增城,受尽万千宠爱,家族也因此而昌隆。

然而班婕妤并未因此忘记每日三省吾身,她生怕因为自己的德行有失而影响到皇上。“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班婕妤在赋中坦言,自己经常不得安枕,手执佩巾陷入深思。她手持镜子,或是对着宫中美女的画像,或是向身边宫女询问,察看自己的仪容是否担得起“端庄”二字。

朝堂之上最忌讳的便是后宫干政,昔年褒姒、阎妻等人就曾在此犯下过错,都不得善终。班婕妤想到这里手上总会出一层冷汗,她希望自己能以德待君王,于是她以周文王母亲太任和正妃太姒等人为楷模,时时对自己的仪容、品行作反思。那年,成帝要与他同乘一辆车子,这在其他嫔妃眼中是何等的荣耀,然而她却婉言拒绝了。

或许在那时的班婕妤看来,守妇德才是妃子应有的本分,才会一直让成帝高看一眼。可她错了,太过拘泥礼教礼法,时间一久,成帝的热情自然也会悄悄被遗失在了月光如水的深夜之中。

她不懂自己所犯何错,阳禄和柘馆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虽然她居住在最好的皇宫,过着最好的生活,但是这些都是无法弥补她日复一日的空虚的。

“岂妾人之殃咎兮, 将天命之不可求。”渐渐地她才明白,灾难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天命不可强求,白昼的日光已然移去,暮色的暗淡悄然降临,天地赋予的厚德不能因为自己被遗弃的罪过而丢掉。情愿养于东宫之外而不外出,直到终老。但愿死后可以回归自由,依山傍水,埋于松柏之下。

我们已经不知,当班婕妤在看到赵飞燕夺走了昔日她所拥有的一切时,内心是愤怒还是耻辱。想来那时的她一定知道,要想日后过上清静无扰的日子,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远离是非,班婕妤自请提出要去长信宫侍奉太后。

在恩宠不再的时候,才知道一切皆是如水流去。自此她远离了淡柳丽花,每日只与自己作伴,可是这样的生活注定是寂寞的。那样难度的岁月,或许她也会常常想起当年宠冠后宫的辉煌?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本文作者:稷下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